瑞城再添纵贯南北大通道
细述邮电北路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记者 潘虹 通讯员 何子胜 池振昶
承载着大家的等待和期盼,近日,邮电北路试通车啦!
从2012年到2018年,它姗姗来迟。幸好,它依然来了!
它位于瑞安老城玉海街道,长483米,宽32米(局部24米),南连邮电南路,北接瑞立路,与虹桥路平行,从瑞湖路直抵外滩,打通老城区道路“肠梗阻”,成为第二条南北走向的纵贯线。
前世
老瑞安人心中的儿时记忆
提起邮电北路,绕不开的是滋润了瑞安无数街坊邻里的八角饮楼。去年年底邮电北路开始拆迁的时候,朋友圈里满满的“回忆杀”,打开了老瑞安人心中的记忆闸门。
据瑞安老一辈人回忆,邮电南、北路原是河道,以旧日里瑞安人俗称“大街”的解放路为界。河上有桥名八角,故两路之交口称八角桥,八角饮楼就是原八角桥所在地。上世纪70年代河道被填,以路口西南之邮局古朴厚重,遂名邮电南、北路。
在瑞安城区建设东扩之前,八角桥曾为瑞安中心。从邮电路顺“大街”向西的殿巷、竹巷、群英巷、镇宁巷,直到仓前街;向东的西小街、小沙巷、大沙堤、浦后街、新街和县前头,承载了无数人的儿时回忆。
老城要焕发新活力。2011年,邮电南路建成通车。2012年,邮电北路启动改建工程。当时邮电北路部分居民与市旧城办签订了征迁协议,搬了出去,沿街的这些拥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房子近年来无人居住,也无人修缮,逐渐沦为危旧房。
时间就像无形的杀手,随着时代的发展,邮电北路愈见老旧。它仅6米的路宽,在早晚高峰时由南至北单向通行也依然显得拥堵。在邮电北路开了15年广告店的市民张建松见证了这一转变,曾经他店铺门口是往来的行人和自行车清脆的“叮铃”声,后来变成焦躁不耐的汽车喇叭声、早晚高峰堵成“一锅粥”的交通,这更让他期盼:“邮电北路何时通车?”
打通 “肠梗阻”,让老城交通更为通畅。去年8月份,市旧城办借“大拆大建”、“大建大美”的东风,联合玉海街道对邮电北路590户拆迁户展开攻坚,4个月攻克成功;12月26日,正式启动邮电北路拆迁工作,3日内完成道路红线内房屋拆除,拆迁结束后马上着手道路拓宽改造实施;今年3月2日,邮电北路开始施工;6月28日通过道路预验收,7月12日试通车,创道路建设的新速度。
今生
“身材”增宽分流交通压力
油亮的柏油路面,鲜黄的交通标线,古朴的人行栏杆……改建后的邮电北路,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瑞安市民眼前。
市民曾先生对邮电北路非常关注,早在通车前,他就带着孩子骑着自行车提前探路。“儿子晚上在外滩学画,以前都是走虹桥路,但是虹桥路车堵人多,非常不好走。从去年邮电北路拆迁开始,我就一直关注建设进度,6月初主干道完工后,我就改走邮电北路前去外滩,方便多了。”
改建后的邮电北路道路由原先的6米增加至32米(部分道路24米),“身材”增宽4倍多,原先的单行道也变成双向四车道。据交警部门预测,该路段通车后,有利于缓解虹桥路的交通压力,老城市民南北出行多了一项选择。
改建后的邮电北路增设了公交车站,更是吸引了市民关注。据市旧城办道路施工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老城区第二条南北纵贯线,公共出行必不可少,所以在道路施工中就增设了公交车站。具体的线路安排,有关部门将根据线路需要进行调整或增设。
未来
串联老城历史彰显玉海特色
走在改建完成的邮电北路上,西侧是邮电北路西侧及玉海实验中学操场地块(邮电北路团块)改造工程,临时的仿古围墙与老城气质相得益彰;东侧的公园路正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古色古香的风貌已经初步展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以现代化的道路将老城串联,焕发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美感。
邮电北路改造工程是邮电北路西侧及玉海实验中学操场地块改造工程(邮电北路团块)的一项子工程,该团块是我市八大重点拆改团块之一,是一项“排民忧、解民难”的惠民工程。
市旧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邮电北路虽然只是邮北团块的一个子项目,但是对老城区意义重大。今年年初,邮电北路改建工程还列为温州市2018年度市政府要办的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中,计划打通城区(城镇)21条“断头路”中的一条。邮电北路的试通车,不仅加快了邮电北路团块改造工程的进度,也为温州市交通治堵工作增添了“邮北速度”。目前,邮北团块已基本完成范围内的拆迁工作。根据该团块的建设规划,团块建设会保留瑞安老城的肌理与风貌,在新时代中保存瑞安老城独有风味。
另外,邮电北路东侧正在进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公园路,更是瑞安城市文脉、历史记忆、文保单位等文化聚集地,通过邮电北路将其与邮北团块连通,串联起老城区的历史碎片,把瑞安城市的品牌和品味相结合,彰显出玉海文化的魅力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