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财富榜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深度融合
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验收

    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深度融合

    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验收

    ■记者 黄丽云

    昨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我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通过省知识产权局验收,这标志着我市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深度融合在持续推进。

    不断创新 2017年专利授权量达4837件

    日前,走进瑞立集团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瑞立自主研发的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拥有内呼吸结构发明专利,年产销近6亿元,产品供给一汽解放、东风、福田、重汽、陕汽、江淮等国内主流商用车主机厂,市场占有率超过50%。产品远销五大洲103个国家(地区)。

    除了内呼吸式弹簧制动气室,瑞立集团自主研发的产品还有很多。截至目前,瑞立授权专利达到687件,其中发明专利66件,包括2件美国专利。这些专利产品已成为瑞立新的增长点,是他们市场上最畅销、经济效益最好的产品。

    知识产权是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瑞立集团各项专利成果的取得是我市近年来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创新,代表一个城市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是衡量创新成果的“硬杠杆”。2014年10月,我市获批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以来,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到8226件和4837件,分别比2014年增长31%、2.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达1781和456件,分别比2014年增长58.3%、166.7%。现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19家,温州市专利示范企业59家,瑞安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202家;有效注册商标53209件(温州第一,全省第三),其中驰名商标19件、省著名商标60件、温州知名商标85件、瑞安名牌商标136件、地理商标2件、集体商标4件,省级商标品牌基地7家。

    多措并举 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深度融合持续推进

    2016年,温州巴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为在生产线上的投入较大,资金出现了周转困难。该公司负责人从市科技局获知,企业的专利亦可质押贷款,于是该公司就将喷油嘴的发明专利质押,贷到了260万元。

    “2016年,因为要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在生产线上投入了近千万元,一时间公司的现金周转就遇到了困难,专利质押贷款为我们解决了这一烦恼。” 温州巴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阮小芳说,专利质押不仅可以贷款,还能享受政府给予的利息补贴,贴息的幅度为当年银行基准利率的50%。他们公司在2016年就获得了5万多元的贴息。尝到专利质押贷款的甜头之后,2017年、2018年,温州巴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继续以此方法来缓解公司的资金周转难题。

    “现在公司已经慢慢步上正轨了。”阮小芳说,新增的生产线让公司的年产量由4000多万元增加至4600多万元,公司的利润也相应提高了。

    “在转型、创新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体会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在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的深度融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4年以来,我市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提升知识产权意识、推动知识产权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优化知识产权生态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专利质押贷款就是我市推动知识产权运动的举措之一。我市建立完善科技金融工作协调机制,以市科技非融资担保公司为主体,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协同开展专利质押贷款业务,创新推广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到目前为止,我市已为11家科技型企业办理23笔专利权质押贷款,累计担保发放贷款6900万元。

    此外,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我市还出台“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2015、2016、2017年市财政用于专利方面资金分别达到959、1540、1630万元。

    在提升知识产权意识方面,我市实施专利示范企业建设工程,指导企业制定实施符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制度。截至2017年底,我市已拥有各级专利示范企业共202家,其中,温州市专利示范企业59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且全部为近3年评定。

    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市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及时调处各种纠纷,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效率和水平。2017年,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245件,罚没款700.32万元,其中商标侵权案241件,罚没款693.52万元。

    力争2020年

    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番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创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是我市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我们将以此次复核验收为新的起点,强化问题导向和质量导向,找准我市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工作深度融合的薄弱点、切入点和着力点,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全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

    据了解,我市将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深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行动,大力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促进在瑞高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向规上企业释放,力争到2020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以2016年底7.98件的基数上实现翻一番,达到16件以上。

    此外,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支撑区域创新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远望角
   第00007版:金周刊
   第00008版:金周刊
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深度融合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5 知识产权与经济科技深度融合 2018-7-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