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7月30日起
我市三家二级医院停止门诊抗菌药物静脉输注

    7月30日起

    我市三家二级医院停止门诊抗菌药物静脉输注

    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许正智)记者近日从市卫生计生部门了解到,7月30日起,我市妇幼保健院、第五人民医院、塘下人民医院等三家二级医院将全面停止门诊抗菌药输液。

    依据浙江省卫计委办公室《关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和温州市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我市妇幼保健院、第五人民医院、塘下人民医院等三家二级医院将于7月30日前全面停止门诊抗菌药物静脉输注(儿科门诊除外)。如门诊诊疗后确定需要输液,患者可转到急诊或办理住院。

    有市民担心,如果想输液,会不会导致“被急诊”、“被住院”?“限输令”实施之后,患者肯定会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对此,市卫生计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不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一般来说症状都不是非常严重,通常是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来治疗的。此外,患者无须因为不能输液而担心,如果病情确实需要尽快静脉输液,门诊医生会给患者一个合理的建议,或是转急诊或是住院治疗。儿科、儿童医院门诊输液暂时不禁止,这是考虑到患儿的特殊,儿童的体质以及免疫力不如成年人,病情发展迅速,一个感冒往往可能迅速转为肺炎,所以暂时保留输液。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输液量超过100亿瓶,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门诊输液,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还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专家表示,如果患者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为此,早在2016年,我市2家三级医院已经停止门诊抗菌药输液。

    相关链接

    为什么门诊要停止静脉使用抗菌药物?

    1.控制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可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如果我们经常使用抗菌药物,体内的细菌就会产生耐药性;当我们再感染时,由于细菌耐药导致药物抗菌效果下降甚至无效。

    2.门诊停止静脉使用抗菌药,是出于患者安全考虑。相对于静脉给药,口服抗菌药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出现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符合“能口服就不注射”的合理用药原则。

    患者需要抗菌药物治疗时怎么办?

    1.轻度感染的患者,有疗效确切的口服抗菌药物选择使用。口服药物更安全、经济和方便。

    2.中重度感染的患者,则住院治疗。住院患者可以使用静脉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治疗能更好地观察抗菌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以保障患者安全。

    “全面停止”后,门诊就开不出抗菌药物了?

    “全面停止”是指停止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包括特殊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非限制使用级的注射剂,但口服剂型的抗菌药物依然可继续使用。特殊及紧急情况下需使用抗菌药物的,在急诊可以使用。

    既然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风险,为何不停止儿科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

    “能口服就不注射”的合理用药原则同样适用于儿科。但因部分地区儿科病床少、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实际情况目前暂不停止。儿童静脉给药同样存在风险,故更应加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特别是静脉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百姓事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远望角
   第00006版:金周刊
   第00007版:金周刊
   第00008版:财富榜
“八八战略”再深化
改革开放再出发
玉海开展“红七月”系列活动
7月30日起
我市三家二级医院停止门诊抗菌药物静脉输注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3 7月30日起
我市三家二级医院停止门诊抗菌药物静脉输注
2018-7-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