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广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
“智慧消防”防火于未“燃”
■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王勤剑 戈晨威
“告警1路,建议排查。”日前,塘下中学总务处主任陈权收到了一条警示短信,提示其学校用电线路有异常。陈权在登录“智慧用电”系统APP后,根据APP上的“红色信号”确认出现异常的具体线路,然后马上通知学校电工去排查,将电气火灾消除在萌芽状态。
“智慧用电”作为浙江消防“四位一体”智能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市民关注,塘下中学就是我市较早使用该系统的单位之一。昨日,记者从市公安消防局获悉,我市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建设持续推进,提高了电气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
塘下中学在去年就开始安装“智慧用电”系统,今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共购买了7套系统,5套用于学生宿舍,2台用于教师宿舍。
据了解,智慧式用电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学校配电柜或重点用电单元处安装传感器,对线路温度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当线路温度超过临界值时,处于监测中心的平台立即红灯告警,系统在亮预警红灯的同时,会自动向用户有关人员发送预警信息,监测人员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用户采取有效措施。
陈权介绍,智慧用电系统设备能够自动监测线缆温度、剩余电流、电流、电压等数据,智能分析电路用电情况,用于终端用电部位,对所监控的线路及其用电设备的过电流、短路事故,可实时监控和必要时切断故障电路电源。同时,针对线路短路、过载等能够导致燃烧、爆炸隐患的故障点进行灭弧、断电。此外,该设备可以将采集的实时数据信息采用通讯模块上传至云平台,通过手机客户端APP进行远程智能报警、自检、断电等选项处置,将各类电气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去年教育系统共安装了100多套‘智慧用电’服务系统,今年起3年内全市中小学将安装800套。”市教育局学生科科长魏光本说,我市范围内第一批要配备的是24所寄宿制学校,第二批是有食堂的学校和中心学校,最后实现所有学校的全覆盖。
“我们计划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设计,每所学校有自己的管控平台,然后再将各所学校的数据汇集起来,汇聚到一个总的管控平台,这样一来,网状的监控平台能实现最大程度的电气安全隐患防范。”魏光本说。
据了解,根据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建设的通知》,2017年至2019年,我市各乡镇街道计划安装8000套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各部门则计划安装2560套。《通知》规定,我市要加快推进“智慧用电”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尽快建立完善智慧用电智能监控综合管理平台,并做好日常记录与跟踪服务。技术协作单位要强化技术研发,不断提高“智慧用电”系统与不同行业、不同场所的适应匹配性及报警精确性,负责对安装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报警排查和隐患处理的方法。市有关单位对各功能区、各乡镇(街道)“智慧用电”推进工作情况适时进行检查指导,跟踪督查,确保取得实效。目前市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均已开始行动。
市公安消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电气火灾事故多发易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电气火灾的防范是系统工程,要通过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等各方面工作,建立并完善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现大幅度降低电气火灾的发生率,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市将以“智慧用电”为突破口,建立各地区域性的电气火灾隐患监管中心,通过收集到的用电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中分析得出区域隐患现状和风险评估现状,指导开展安全生产工作;通过有效融合其他在线监测技术,扩大安全生产要素的监控预警范围,不断提升监管中心的“大脑”活力,进而拓展政府部门监管能力和监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