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驴友绝望谷受伤被困 消防官兵紧急出动救援
救人下山全靠绳索固定来移动
对于一个多星期前的绝望谷救援事件,全程参与救援的马屿消防中队指导员陈登峰还记忆犹新。他说,这次救援的难度很大,因受困驴友何先生的伤势较重,在夜间救援就实施了转移。当时下了小雨,路面湿滑,绝望谷的道路本来就很陡峭,转移难度很大,有些路段,安置着驴友的担架都是靠绳索固定支点来移动,每5到10米就需要换一次绳索的位置,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18个小时。
事情要从7月15日说起。当天13时许,市公安消防局马屿消防中队接到报警称,有驴友在绝望谷出险,需救援。于是,陈登峰带领4名消防队员立即赶往事发地点绝望谷,13时30分左右,他们与公安民警在绝望谷山脚下汇合。
“驴友何先生当时也不知道自己的具体位置,只知道是在一个瀑布上面,而绝望谷小瀑布非常多,一时难以确定准确地点。”陈登峰说,为了寻找何先生,众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不同方向寻找,一组是陈登峰和两名队员,一组是公安民警、消防队员吴长建和当地的一名向导。
下午17时左右,吴长建那组终于找到了何先生,陈登峰等人则赶去汇合。何先生被困位置让救援的一伙人都捏了一把汗。“当时我们看见他就趴在一块石头上,旁边三四十厘米处就是约40米深的垂直悬崖和瀑布,而且石头很滑,何先生处境非常危险,一旦下雨或者打滑,后果不堪设想。” 吴长建说,经过何先生的同意后,他们将何先生用绳索固定,缓慢地将他拖到距离悬崖约3米处的位置。
19时许,陈登峰等人赶到了事发地点,他们身上带着担架、滑轮和绳索等装备。因何先生受伤较重,无法自主移动,于是大家就将其安置在担架上。
“由于担心造成二次伤害,我们当时并没有移动,到了22时许,众多民间救援人员也都上来了,于是,我们就开始往山下挪。”陈登峰说。
当时下山的路有两个选择:一是陡峭的峡谷;一是没有路的深山。因为抬何先生不能幅度太大,救援人员选择了走没有路的地方。
据陈登峰回忆,当时部分救援人员在前面开路,用刀砍出一条仅够一人通行的小道。能走的地方,其他救援人员在后面轮流替换抬担架,在陡峭的地方,救援人员需要用绳索固定支力点慢慢用滑轮将担架滑下来,救援人员自己身上也要有绳索固定,绳索一端在救援人员身上,一端就固定在树上;还有部分救援人员帮忙替换绳索,几乎每间隔5到10米就需要重新固定一次。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到了第二天凌晨2时,陈登峰等救援人员仍然在不停地搬运担架。“我们随身携带的东西里面没有食物,再加上长时间高强度的救援,队员们的体力都下降了不少,还好这时又有不少救援人员上来,也带来了水和食物。”陈登峰说。
直至16日7时许,救援人员才顺利将何先生抬到山脚,送上120急救车,历时18小时的救援终于圆满结束。
何先生被困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记者事后了解到,何先生曾尝试着召集驴友一起去绝望谷探险,但由于绝望谷地势险峻、非常危险,何先生一直找不到同行的驴友。7月13日下班后,何先生带着一套探险装备,独自从宁波自驾到瑞安。7月14日,何先生顺利地攀登了青云谷,当晚,他在五云村露营了一晚。7月15日早上6时,何先生给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告知她马上准备出发攀登绝望谷,到时候可能山上没有信号。15日早上10时许,在攀登过程中,何先生不留神,从高处摔了下来,腰椎受伤,双腿暂时失去了知觉。手机放在包里,何先生花了好长时间才将手机从包里拿出来。由于山里信号差,何先生给妻子拨打电话一直无法接通,直到12时40分许,才拨出了第一个电话。其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王勤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