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工程”为山区架起致富路
瑞枫公路湖岭段改造提升工程完工,惠及61个村5.6万群众
■首席记者 严小章 通讯员 叶露
7月30日,瑞枫公路湖岭段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完工。这意味着这条公路完成近30年来的首次大修,昔日的盘山公路变成连通瑞安、青田和文成3个县市的致富路,惠及沿线61个村5.6万群众。
该工程主线起点为湖岭镇与陶山镇交界处岩头村,终点相交于湖岭镇金鸡山客运站前,与通往青田白埝坳联网公路顺接,主支线合长约42.4公里。
克难攻坚 4个月走完8个月流程
交通是一座城镇发展的命脉,交通不畅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瑞枫公路湖岭段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全长约45公里,大部分路段为准四级公路,宽度不足6米,沿线涉及61个村居约5.6万人,是通往革命老区桂峰等地的唯一通道。原老路等级较低,且多年来受到强台风和强降雨的侵袭,道路受损严重,严重影响周边群众安全出行,也给华侨回乡探亲访友造成不便。
2016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现任省委书记车俊来我市下访接访,湖岭镇及侨界人士代表提出“瑞枫公路湖岭段水毁严重要求修复”的信访诉求。
车俊认为,湖岭作为革命老区,为革命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如今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应当由人民共享。他当场承诺省政府将给予一定资金补助,并要求温州市、瑞安市两级政府也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去年1月24日就完成湖岭镇潮基至桂峰农村公路水毁修复暨美丽公路工程立项审批。因此,这个工程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省长工程”。
“质量一定要保障,做好后要清理一下路面,辛苦了。”工程完工前,湖岭镇人大副主席杨宗剑一边上前查看施工情况,一边叮嘱工人。作为项目攻坚负责人,和交通建设打了多年交道的他,经常要到工地上转一转、看一看。
温州路桥工程设计所负责工程的项目设计。该所副主任吴继愉回忆,那段时间,杨宗剑一星期内至少跑三趟他的办公室来催设计方案。“原本2个多月的设计方案,我们1个月就拿出来了。”吴继愉说。
杨宗剑是全市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我市高度重视瑞枫公路湖岭段改造提升工程,将该项目列为市重点跟踪督办项目,成立市级攻坚小组。市领导定期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多次到实地督查、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具体困难。
合力克难攻坚,工程提速提效。据介绍,2017年1月24日项目立项审批,4月25日完成工程招投标,5月16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4个月不到走完了原本需要8个月的流程,并于去年12月30日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全民参与 捐资创下当地多项之最
5月4日,华侨潘世锦发信息到桂峰建设首讨微信群说,公路建的怎么样了,我们要继续努力,不够的地方再向上级反映。
这条路的建设牵动着众多华侨的心,他们虽身在他乡,却心系家乡。潘世锦听闻要集资修复潮基至桂峰农村公路,立刻答应捐资20万元,并动员、发动他人;华侨朱庆斗周末得知消息后,周一便带着20万元现金来捐款;还有人匿名捐款15万元……他20万元,你10万元,我1万元,大家踊跃捐资,从去年12月16日发起捐资,到第九日捐款就达到500万元。目前,该镇共有136人参与,捐款861万元,占到工程总投资的20%以上。
“这是湖岭镇时间最短,参与人数最多,捐助资金最多的一次义举。”魏建国是湖岭镇河上垟村原党支部书记,也参与了这次捐资活动。说起这次捐资,他激动不已。
“大家说修路是好事,户里都很支持。”坳后村党支部书记张克勃说,当工程推进到坳后村,需要移树木,村里出资,雇大型吊车移走树木;村民出力,不仅收拾好自家门前,方便移树,还纷纷帮助搬移树木。该村以此为契机,自筹300万元,用于道路截弯取直和美丽公路坳后段沿线美化。
杨宗剑说,除了沿线居民自发配合项目施工外,更难能可贵的是被征地村民积极响应,纷纷表示同意先施工后补偿。这次建设一改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旧格局,形成了全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