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新网报道浙江瑞安陈岙村10年“逆袭”
化身绿色“聚宝盆”

    中新网报道浙江瑞安陈岙村10年“逆袭”

    化身绿色“聚宝盆”

    一座山塘、三条蓄水堰坝和一座自来水厂陆续建成,不仅解决了村民用水困难,还将多余的水资源有偿供应给附近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86万多元,赚得了“第一桶金”。

    此外,陈岙村还搬迁走了100多家企业,工业污染源彻底得到整治,并投入2200余万元对小流域沿岸进行景观提升改造,形成了一条长达3公里的生态景观。

    除了治水,陈岙人还向山里“进军”,开展“青山白化”整治行动,共迁移了陈岙周边山体上的坟墓5000多穴,整理出几十亩山地。

    “治水”“治山”换来了清新空气、郁郁青山、潺潺绿水。

    “生态环境治理好了,还要让陈岙人像城里人一样生活。”陈众芳表示,村“两委”以村集体的钱作引子,集中民间资金投入村庄建设,启动旧村改造。

    从一纸村庄整体规划,如今跃然成为现实,充满江南民居韵味的新村居与陈岙的青山绿水和谐相融。

    “家住乡村却享受城市般的便捷,而堵车、空气污染等‘城市病’都不存在。”陈岙村村民夏宁云对2万多平方米的地下车库赞不绝口,“770个车位,平均每户人家有2个车位,人车分流让村子安静有序。”

    如今这个处处散发“绿富美”气质的村庄,也吸引了更多人选择在此养老。

    陈圣尧和老伴退休后,住在190平方米的别墅式套房里,每天和朋友一起相约到大罗山晨练,生活十分惬意。他说:“现在的陈岙村是水泥路最长,汽车最洋,山水最甜,榕树底下好乘凉。”

    乡村旅游带动了村民致富,68岁的村民董碎香在景区经营着一家小吃摊,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的工资,她说:“像我这样的老太婆都能赚到钱了,现在的日子真是幸福。”

    陈岙,从“脏乱臭”化身绿色“聚宝盆”,荣誉接踵而至:全国文明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下一步,该村将努力打造成为浙南闽北乡村山水休闲旅游目的地。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中国生根发芽,而今,越来越多像陈岙这样的地方以碧山清流为发展底色,带来中国乡村的振兴,续写绿色崛起的更多故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和美莘塍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家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鲜活虾蟹带鱼将重上餐桌
化身绿色“聚宝盆”
安阳路
山体开挖
“省长工程”为山区架起致富路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化身绿色“聚宝盆” 2018-8-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