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受人相助,如今她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瑞安这位护士爱心满满
■记者 陈成成
7月25日,“瑞安热血”微信公众号收到一则救助信息:一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急需血小板维持生命。获悉后,瑞安市热血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林国选于次日清晨赶到市血站献了一个单位的血小板,定向捐助给这位患者。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求助事件背后,却有另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热心护士
救人更“助人”
在“瑞安热血”公众号上发布求助信息的是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蔡苗苗。她所在的科室可以说是医院里最紧张、最忙碌的科室:因为他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急救的病人会在哪里,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进来怎样的急症病人……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沿阵地,急诊科医生护士就是冲锋陷阵的勇士,他们的脚步永远是匆忙的,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而蔡苗苗已在这个“战场”坚守了9年,每天的工作就是奔波在各张病床之间。她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危、急重症患者。与病人接触多了,慢慢地熟悉起来,病人也就愈加地信任她。
工作之余,蔡苗苗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她是瑞安卫生系统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的一员,自成为一名志愿者以来,她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参与大型义诊、急救培训等各项活动。入职9年来,她一直奋斗在护理一线,有与同事并肩作战的快乐,也有与患者同病魔作斗争的成就感。蔡苗苗笑着说:“我们只是站在患者的立场去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服务,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热心助人的她
原来也曾受助
蔡苗苗乐观开朗,谁能想到她也曾是白血病人的家属。2015年10月,蔡苗苗的婆婆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需要定期输血小板。她积极发动家人、亲戚朋友去献血小板,可是献血小板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人都符合捐献的条件的。
据了解,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成分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出血的病人,它的采集要求很高,捐献者的身高体重以及身体各项指标都要达标才可以捐献。而血站机器单采的浓缩血小板用专用袋制备的也只能保存5天。“得知我们的情况,很多亲友都表示愿意帮忙,但符合血小板捐献条件的人却并不多。”蔡苗苗说,就在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得知瑞安有一支热血志愿者服务队,于是,蔡苗苗向他们提出了的申请。
热血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吴远保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二天便到瑞安血站,为其婆婆定向捐献了1个单位的血小板。随后,吴远保又发动了其他队员一起捐献,两年里吴远保、贾建东、林国选、金余存等人先后为病人捐献了30多个单位的血小板。
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帮助,蔡苗苗一家非常感动。蔡苗苗一直发动身边人去献血、献血小板,“包括我们夫妻俩,还有我的弟弟、小姑子、堂兄弟、表兄弟、同事,可以发动的人,我们都发动了,尽可能去帮助一些有需要帮助的人。”蔡苗苗说。
虽然,没过多久,婆婆因病情严重撒手人寰,但蔡苗苗一家的爱心传递却没有结束。“从我婆婆确诊到去世,一年半的时间一共输了67个单位的血小板,这里汇集了太多人的爱心与支持”。蔡苗苗说,2017年,她与丈夫加入热血志愿队,夫妻俩不定时地去献血。“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别人帮助了我,在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这样他们也会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蔡苗苗这样说。
“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这是精神的拐点、飞跃。其结果是施予者与受赠者之间并不是单项的存在,而是互惠的共鸣,让社会更和谐。”吴远保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