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
“7年了,我们一直都在”
■记者 黄君君 通讯员 吴雪翔
如果说9代表圆满,那么7就代表一个轮回。7年,人全身的细胞全部更新一次,变成了一个“新人”。自2011年11月《新居民》专版在本报与读者见面以来,至今也走过7年时光,共推出了160期报道。回首这7年,我们关注瑞安新居民的方方面面,报道各界情系新居民、服务新居民的举措和行动,展现新居民新风采、新风貌、新追求,传递新居民和谐融入并建设“第二故乡”的正能量。
从本期起,本报将联合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推出《新居民七年回首》系列报道,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关注这个群体。
扶危济困、化解矛盾 新居民也有“娘家”
“新居民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也为新居民编织起全面的保护网。”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新居民遇到的不同困难,我市有不同的帮扶机制。
今年7月30日,来自贵州的新居民陈富艳早产生下一对双胞胎,孩子被收住在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产后护理,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这给陈富艳一家带来不小的压力。得知情况后,8月1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卢月丽等人代表我市“母婴平安”项目领导小组,为她送上慰问金。
早在2013年11月,我市启动“母婴平安”项目第一周期,5年来共救助外来务工困难孕产妇638人,发放救助金96万多元。今年8月1日起,第二周期“母婴平安”项目正式启动,这是该项目的第二个五年周期,在接下来的5年,该项目将投入120万元。
2011年,我市成立了“新居民爱心基金”,主要用于新居民重大伤病救助、特困户慰问、新居民子女奖学金等,至今已经帮助100多名新居民,共计捐赠109万元。
遇上纠纷,遭遇委屈,也有专人出面帮忙。2013年2月,政协新居民委员工作室挂牌设立。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共接受新居民电话咨询六七百次,提供上门服务400多次,协调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
同时,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积极实践“枫桥经验”,通过“以外调外”等方式解决新居民矛盾。2013年9月,我市首批10个新居民“红色民意站”成立,49名新居民民意代表走马“上任”,当起“民意联络员”“矛盾调解员”“政策宣传员”。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市共有“红色民意站”17个,新居民民意代表96名。
安全隐患排查、新居民积分制
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很贴心
2012年6月份,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出了六大体系建设,共28条意见。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新居民服务管理七大行动”,并在仙降街道试点,包括网格化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打黑除恶集中整治、综合服务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素质提升等内容。此后,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不断总结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
新居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生力军,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新居民居住在出租房中。如何让新居民住上“放心房”?2014年7月,我市成立居住出租房综合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作为全市众多新居民的“娘家”,成为该办公室设立点的不二之选。与此同时,该局成立出租房管理科和出租房管理服务中心,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工作大梁。
很快,我市一些出租房前就出现了“二维码”门牌。通过“二维码”门牌与移动信息采集终端,户管员可随时随地查验并采集流动人口信息,第一时间掌握流动人员是否已经办证、是否为在逃人员等信息以及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实现由静态管控向动态管控的转变。今年上半年总共循环排查出租房481686户次,安装二维码4305户,共累计安装二维码141005户……这是记者从8月7日全市新居民服务管理所所长会议上获悉的。
“符合我市积分申请条件的新居民可以根据自己今年的积分享受农商银行的贷款优惠政策。”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说,该局于2013年率全温州市之先推出新居民积分制优惠政策,内容涵盖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城乡居民医保、旅游景区优惠、新居民(人才)住房租赁补贴,形成了“12350”服务工程,在此基础上,今年,该局推出新居民积分金融服务优惠政策。2013年以来,我市申请积分的新居民人数达到34299人。
从大爱瑞安中走来
他们用爱回馈
2011年,我市登记在册新居民58.2万人(不包括随同的未满16周岁人员),主要来自江西、贵州、四川、安徽等省份,主要集中在塘下、莘塍、仙降等经济较发达、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地区。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登记在册新居民仍有54.02万人。活跃在各行各业的新居民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老居民,新居民,都是瑞安人;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是咱家乡。”2011年11月22日,专版《新居民》在本报推出,同时拉开了“海纳百川·大爱瑞安”系列专题活动。该系列活动历时3年,包含设立新居民爱心基金、建立新居民业余党校、举办新居民文化艺术节、举办新居民运动会、建立新居民志愿者服务大队等10大内容、30多项具体活动。“通过系列活动,不断增强新居民的归属感,为新居民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积极推进新居民融入第二故乡,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大爱瑞安中走来,新居民挥洒汗水和智慧的同时,也用爱温暖着“第二故乡”。2012年,新居民刘森勇救一落水的3岁小女孩;2013年,新居民“的哥”韩文超发现乘客遗忘的苹果手机不心动,还阻止其他乘客“顺手牵羊”,第一时间物归原主;2014年,新居民宋庆强车祸受重伤,弥留之际,他捐献了两个肾脏、一个肝脏和一对眼角膜,延续了三个人的生命,照亮了两个人的世界;2018年元旦,50多岁新居民杨凤珍突发脑溢血,他的家人将她的肝脏、肾脏及眼角膜全部捐献给有需要的人……
此外,我市还涌现出市新居民志愿服务大队、新居民艺术团、萤火虫慈善义工队等一批批优秀的新居民志愿者群体,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五水共治、剿灭劣Ⅴ类水等活动中都踊跃着他们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