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见过亲生父母,没有兄弟姐妹,年近不惑的她们苦苦寻找
亲人,你们也在想我吗
■记者 杨微微
她,将近不惑之年,从小生活在湖岭;她,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从小生活在高楼。原本毫无关联的两个人,因为相似的身世、同一个目标,走到了一起——寻找亲生父母。她们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陈永香:当年被遗弃在瑞医 1979年九月初七出生
再过两个月,陈永香就39周岁了,从她记事起,邻居阿婆就告诉她,她是她爸爸从外面抱来的。“父母生我,为什么不养我?”这个问题困扰了陈永香整个童年。
陈永香1周岁的时候,养父把她抱回了湖岭的家,父女俩相依为命。虽然生活清苦,但养父的爱并未打折,为了照顾好女儿,养父一生未娶。
长大后,陈永香曾多次向养父打听自己的身世,可是得到的永远只有一句话“不要找,找不到的”。渐渐地,她也就不在意了。后来,养父病情恶化,弥留之际,他告诉陈永香,当初他是从瑞安福利院里将她抱回来的。得到这个消息后,陈永香正式踏上寻亲之路。
五六年前,陈永香第一次来到福利院查寻当年的信息,然而毫无收获。一年前,她再次来到福利院,因各种原因依然空手而返。今年2月下旬,她第三次来到福利院,终于得到了重要线索——写着出生信息的红纸“1979年9月初七,8点半出生。”收容信息显示,当年她被遗弃在人民医院住院部门口厕所路上,还有一张她1岁时的照片。陈永香终于知晓自己真正的出生日期,一直以来,户口簿上她的出生日期是1980年7月7日。
去年,陈永香加入了一个寻亲群,群里都是寻找父母或者兄妹的人。为了寻亲,陈永香多次跟随寻亲团到市区街头散发印有自己相关信息的传单,也将自己的DNA信息录入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寻亲DNA数据库。
现在,陈永香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也已成年。但是她心中仍有一个“洞”——没有见过亲生父母,没有兄弟姐妹。“从小到大,我没有妈妈,没有亲戚可以走动。年纪越大,越感到孤独,希望可以找到亲人,大家一起聚一聚。”陈永香说。
戴彩黄:在马屿被领养 不知道确切出生日期
戴彩黄也曾是个弃婴。在她大约1周岁的时候,被养父母抱回了高楼地赖山村的家。
从小,戴彩黄的耳边就萦绕着这句话:“你不是你爸妈生的小孩,你是他们抱来的。”一开始,她不相信,觉得这是小伙伴们开玩笑,哭着回家问父亲。父亲气冲冲地把那些孩子骂了一顿。“可是,说的人多了,我就知道自己真的不是父母亲生的。”她说。
养父母对戴彩黄一直视如己出,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懂事的她不敢在他们面前提起自己的身世。后来,养父母相继去世,她找到当年陪他们一起去领养她的姑姑。
姑姑已80多岁高龄,记不清当年领养戴彩黄的细节,隐约记得当时3个人去了马屿一户人家,当时福利院有十几个孩子寄养在那户人家里,她跟主事的人认识,所以领养的时候没作任何登记,也不晓得女婴身边是否有写着出生日期红纸等物件。
“两年前和今年2月,我先后去了福利院找我的资料,都一无所获。”戴彩黄说,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是1981年,也不知是否正确,她特意翻了福利院里1981年前后几年的资料,可是都没有发现和她相关的信息。
在寻亲过程中,戴彩黄遇到过两次“意外”:一位阿姨见到她,觉得她很像自己的女儿,但进一步核对后发现不是;另一次是在寻亲群里,有位同龄的女士长得跟她特别像,“我把她的照片给朋友看,他们都说很像,可惜那位女士不愿意寻亲,她是被别人拉进群里的,我白高兴了一场。”戴彩黄说。
如今,戴彩黄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看到同龄人有兄弟姐妹,逢年过节串串门、聊聊家常,她很羡慕,也更渴望亲人。去年10月,她的DNA信息也加入了温州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寻亲DNA数据库。“希望鉴定中心能有好消息传来,让我找到亲人,没有兄弟姐妹,太孤单了。”戴彩黄说。
如果你是知情者,就请帮助陈永香和戴彩黄找到亲人吧。联系电话:13958846666,1395889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