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省食安市创建、国卫镇创建
塘下全面发力“换挡提速”
■实习生 陈异俗 记者 黄国夫 通讯员 林雪 吴伶俐
我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市和塘下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已进入冲刺阶段。连日来,塘下镇全面发力,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检查辖区内小作坊、餐饮店、学校食堂、农贸市场、酒店、食品生产企业等涉及食品安全的场所,助力省食安市、国卫镇创建。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群众知晓度参与率
为助力省级食品安全市和国家卫生镇创建,塘下镇食安办、塘下市场监管分局,开展多种形式宣传培训,提升群众的知晓度及参与率。截至目前,该镇已召开阳光厨房系统应用培训会议、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及食品安全卫生进村居进校园培训会议,并多次召集食品安全协管员、创国卫志愿者参加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
日前,该镇食安办、塘下市场监管分局还在前北村文化礼堂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工作人员将宣传展板依次摆开,供过往行人观看。塘下市场监管分局工作人员林雪向到场的老人讲解食品安全、健康膳食、保健品购买等方面的常识,在互动环节耐心解答台下听众的提问。讲座结束后,老人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懂得如何吃得更健康,还学到了食品安全知识和保健品防诈骗知识。
据悉,今年以来,该镇以我市创省食安市和塘下创国卫镇为契机,以深化“进机关、进村社、进校园、进企业”活动为抓手,在菜市场、老人公寓、文化礼堂、中小学、工业园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张贴海报、发放传单、设展板等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常识及创国卫准则要求,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意识,提升群众对省级食品安全市和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的关注度及知晓率。截至目前,该镇共出动宣传人员3000多人次,发放资料20000多份。
此外,该镇还制定相关电子宣传单,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手机短信等媒介进行宣传,同时在陈岙、邵宅、前北、下林、花园等村设立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站,摆放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展板及书籍,供村民翻阅查看。
创新模式,全面再排查
确保隐患整治不留死角
近期,塘下镇食安办、塘下市场监管分局、环保分局、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等单位工作人员,放弃双休日,连续数周加班,到餐饮店、小作坊等开展省食安市、国卫镇创建“再回头”全面巡查工作。每到一处,检查人员都严格对照创建标准,详细检查食品存放、餐饮具消毒、添加剂使用情况、油水处理设置、餐厨废弃物处置、食品来源追溯等,仔细查看食品安全台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和建议。
在中心路一家中型快餐店内,检查小组检查了店内工作人员的健康证以及后厨环境卫生,发现店内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情况较好。检查人员叮嘱经营户继续加强店内的卫生管理,并将宣传页贴在醒目位置,向每位消费者做好宣传工作。
“9月开学后,我们还将对全镇16家学校、91家幼儿园的食堂卫生和食品安全再次进行大排查,工作量还将增加。”塘下市场监管分局副局长杨彬告诉记者,检查学校、餐饮单位,工作人员要抓住午餐时间,检查对方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卫生,因此往往错过。
塘下市场监管分局还创新监管模式,设计修改《食品经营单位限期整改通知书》,将创建工作的各类标准罗列并集合在通知书上。据该分局工作人员介绍,修改后的通知书,不仅方便监管人员做好记录,做到监管留痕,更让监管对象清楚地了解不足之处,及时整改,这个创新作法吸引了许多兄弟分局、市场监管所前来借鉴。
下一步,该镇还将换挡提速,加大检查力度,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营造良好的食安环境及卫生环境。
突出重点,创建样板单位
日前,记者跟随检查人员来到位于塘下大道的新都国际大酒店。在大堂左侧的点菜区,透过透明的玻璃窗,记者清楚地看见酒店后厨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精美的冷菜,而点菜区正上方一个硕大的电视屏幕里,热菜制作的每个流程、细节都清晰可见。
“这就是我们酒店的阳光厨房。它的设立不仅让消费者直观地了解后厨的工作,吃得更加放心,也对我们酒店起到监督作用,让我们更加注重后厨卫生及管理。”该酒店管理人员介绍。
据悉,新都国际大酒店是该镇创建的一家食品安全样板单位。该酒店在各项创建标准的基础上设立了阳光厨房,制定了10桌以上酒席留样备检制度,购进了油水分离器,设置隔油池,更加严格要求原材料采购验收程序及分类分格储存等。现在,周边许多酒店来学习他们的做法。
“除样板酒店外,我们在塘下官渎村和陈宅村分别创建了两家中小型餐饮样板店,供周边的中小餐饮店学习。”杨彬告诉记者,现在多数餐饮业主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提高了,纷纷主动上门学习样板单位的经验,希望能够成为下一个样板单位,让消费者吃得健康、放心。
下一步,该镇还将申报创建名特优食品作坊1家、省级示范放心餐饮单位6家、300人以上的在线阳光厨房幼儿园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