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麂黄鱼文化旅游节
三道“海味”飨八方来客
■记者 黄君君
谁不渴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日出时分,太阳从海天之交缓缓升起,远处的那片海泛着粼粼波光;日落时分,夕阳在半山上流连,把那山、那屋、那树染成了玫瑰色;站在山腰,开启相机延时模式,记录渔船在渔港进进出出、白云在天上慢慢游走……且给自己放个假,到北麂感受这份悠闲和浪漫。
8月23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北麂黄鱼文化旅游节开幕。本次旅游节以“游石头渔村、品北麂黄鱼”为主题,通过打造海之魂、海之味、海之韵三个主题,让游客多角度、全方位体验北麂海岛特色、渔家风情、黄鱼文化。
活动丰富多彩
海岛迎来八方游客
“到北麂啦!”8月23日9时40分许,“瑞安北麂”号客轮船舱传来欢呼声。当天上午,200多名慕名而来的游客来到北麂参加首届北麂黄鱼文化旅游节。
在海利村丁香坦上,渔耕文化展厅、网结文化展厅、黄鱼文化展厅、书画北麂展厅和山珍海味展销厅等6个特色文化展厅错落分布。能海上救助的花箍结、能使篷帆升降的朝篷结、渔民衣服上的纽扣结……在网结文化展厅,数十个形状各异、功能不一的渔绳结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有游客想学实用的酒瓶结,打结匠人就手把手教授技法。在鱼拓文化展厅,3位鱼拓匠人一字排开,用拓包拍打紧贴在鱼身上的宣纸,很快一条条“鱼”就跃然纸上。“真没想到鱼也能被拓到纸上,还栩栩如生。”来自瑞安市区的林先生看完鱼拓过程,连连称奇。
时间飞快,转眼已到傍晚,余晖洒满海岛,环岛路上30多桌黄鱼流水宴席一字排开,200多名游客一边吹着海风欣赏夕阳美景,一边享受当地特色美食“黄鱼八吃”。清蒸黄鱼、酒炖黄鱼、松子黄鱼、黄鱼鱼面……一道道黄鱼美食刚一上桌,就被摩拳擦掌的游客一抢而空。
“凌晨4点半起床,从温州市区赶到瑞安渡口,再乘船两个多小时,人感觉有些疲惫。但看到北麂的美景,吃着鲜嫩的黄鱼,顿时感到这一路的颠簸和辛苦都值了!”来自温州市区的姜女士说。
这边黄鱼宴热火朝天,那边文艺晚会鸣锣开场。除了游客,岛上的村民也闻讯赶来,或坐或站,三五成群,看得喜笑颜开。
除了参观特色文化展厅,感受北麂独特海岛文化,享受黄鱼流水宴席,当天游客还游览了特色石头渔村、北麂山灯塔等景点。
授牌海钓基地、聘任旅游大使
北麂旅游添助力
北麂渔业资源丰富,是海钓爱好者的天堂。本次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北麂乡正式授牌成立“温州市非奥运动项目训练(海钓)基地”。
据悉,北麂海域能够开展近海游钓活动的可钓鱼类品种有30多种。今年6月,北麂乡承办了2018中国黄金海岸休闲海钓大赛(温州站),80多名海钓精英在北麂海域展开激烈角逐,打响了北麂海钓的品牌。
在开幕式上,从北麂走出的“星光大道”评委魏宁女士被聘为北麂旅游宣传大使。她说:“北麂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我感到非常骄傲。作为北麂宣传形象大使,我将肩负起责任,推介北麂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使更多的人了解北麂、走进北麂。”
北麂乡还公布了手绘旅游地图,以生动活泼的卡通手绘形式,清晰标明和介绍北麂岛各景点、线路、场所和景观面貌。“手绘地图很实用,不仅有岛上的景点介绍,还详细注明了来往客轮、岛上住宿的联系方式。”游客林先生说。
当天,北麂数字电视信号正式开通。今后,无论是村民还是游客,打开电视就能收看清晰的数字电视。据了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常年海风侵蚀,北麂岛上微波设备和有线电视网络严重老化,运行不稳定。为了让老百姓看上清晰的电视节目,去年9月份起,北麂乡实施数字电视改造工程。
来自塘下的陈纪通多年前来过一次北麂,这次带着三家人一起上岛旅游。他说:“道路通畅了,配套设施跟上来了,游客方便多了,北麂的变化确实大。”
加快“海上花园”建设
打造全域旅游
黄鱼是瑞安人酒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作为浙江四大渔场之一,北麂海域水质优良,是东海大黄鱼洄游的必经之地。上世纪80年代,黄鱼洄游,可绵延数公里,当时北麂被称为瑞安的“小香港”,在岛人数2万多人。之后,由于过度捕捞,野生黄鱼几乎绝迹,北麂渔业经济也逐渐衰退,在岛人数锐减。
近年来,北麂探索发展黄鱼养殖业,建成了海洋牧场、碧海银礁等较大规模的黄鱼养殖基地,培育了黄鱼皇、老杨黄鱼等品牌,出品的原生态深海大黄鱼可以媲美野生大黄鱼,深受市场青睐。今年6月底,央视7套《致富经》栏目还专题报道了北麂海洋牧场黄鱼养殖基地。
如今,北麂已逐步从单纯的渔业捕捞和养殖产业向“捕养加”及“渔工贸”一体化转型升级,形成了覆盖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贸易及物流的渔业产业链。
与此同时,北麂以“渔家风情小镇 瑞安海上花园”发展规划为依托,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全力打造全域旅游,逐渐打响国际灯塔、石头民宿、休闲垂钓等休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去年登记游客4万多人次。
8月23日,记者来到北麂乡立公村,这个位于北麂山上的原始村庄拥有北麂岛上最为完整的石头房。记者在现场看见,工人正冒着烈日抓紧装修。据了解,立公村正在实施整村开发,项目融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渔村风格,打造集民宿、餐饮、体验为一体的国际渔村文化园。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很快将推出两幢民宿开始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