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有“后悔药”
支付宝转账可以“撤销”了
本报讯(记者 潘敏洁)时下,便捷的移动支付已成了日常消费手段,但也给不少骗子以可乘之机。记者了解到,日前支付宝的延时转账技术升级到了2.0版本,不仅可识别风险,还能取消转账或延时转账。
据了解,支付宝、微信从去年开始增加了延时到账功能,用户有“实时到账”“2小时到账”“24小时到账”三种选择。在支付宝里,选择“转账”选项,点选“延时转账服务”,然后选择到账时间即可;微信支付方面,选择“钱包”,点击“支付中心”的“支付管理”,就可以选择到账时间。
然而,这种“延时到账”只要到了时间(2小时或24小时)就会到账,就算中途用户发现自己被骗或转错账了,也没办法撤销,即使联系客服人员也无法撤回。
而支付宝延时转账技术升级后,支付宝风控系统会24小时进行风险识别和保护,如果判断转账有风险,会主动提示“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欺诈”,并建议取消转账或延时转账。对于选择延时到账的用户,如果在到账前发现被骗了,虽然用户无法自行撤回,但只要上传报警的相关凭证,这笔转账就会被临时冻结。一旦警方判断确实系诈骗,转账就能原路返回。
我市不少市民对于支付宝这一新功能连连点赞。“支付宝从‘防盗’升级到‘防骗’,让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保障了资金往来安全。”市民陈先生说。
微信方面则表示,微信的转账验证功能确定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将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验证,如让用户补全被掩码的姓名等,以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