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打扫卫生的阿姨月工资竟有上万元
这本工地账册
背后藏着啥秘密?
■记者 钱枫枫 通讯员 李秧 叶海锋
包工头串通民工伪造工时恶意讨薪,30多万元的承包工程竟做出60多万元的价格。近日,我市警方严厉打击该伙恶意讨薪人员,依法刑拘2人、行政拘留5人。
聚众闹事
只为施压诈钱
今年7月初,汀田街道某在建工程项目方(下称工程方)将工地的部分地面和墙面瓷砖工程,以33万元的价格承包给了包工头、江苏海门的曹某,由曹某组织施工队施工。
8月中旬,瓷砖工程施工进入尾声。8月18日中午,施工队的“工头”岑某突然带着数十名工人来找工程方索要工钱。工程负责人赖经理表示,工程建设承包给曹某,并已向曹某预付了部分款项。按照约定,要等工程全部完工后,再由曹某向工人支付相应工资。但岑某等人当天将赖经理团团围住,不让其离开。
当晚18时许,赖经理向警方报案。接警之后,汀田派出所初步了解情况后,民警通知了汀田街道办事处。因可能涉及农民工欠薪问题,办事处立即组织社保、住建、综治办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力求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在调查调解过程中,岑某等人坚持在场的全体工人要一起参与,并要求工程方马上支付他们全部工资共60多万元。
由于现场人数众多,协商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2时。最后,双方同意于8月20日由劳动监察部门出面核算工人工资,待确定金额后再进入支付程序。
不料,8月19日中午,岑某带人到建筑工地故意与无关的工人发生争吵、制造事端。经派出所一天一夜调查后,双方才达成调解。
8月21日,劳动监察部门根据岑某等人提供的工时卡,核算出总工资为64万余元,各方约定于8月23日之前结清全部工资款。
以“民工”的名义
牟自己的私利
有关人员发现,核算出来的64万余元工资远远超过工程方与曹某合同约定的33万元承包额。这一反常现象立即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随即协同相关部门着手调查。
8月23日,警方调查发现,岑某等部分讨薪民工用来核算工钱的工时卡存在猫腻,可能利用工程管理上的漏洞人为造假。
据了解,讨薪的部分工人从上海过来,实际到达施工工地的时间是7月27日,但工时卡显示他们早在7月23日就开始“打卡”上班。因涉嫌造假,警方正式予以立案,并将岑某、曹某及相关民工依法传唤审查。
通过调查,民警发现越来越多的猫腻,很多时候有些工人明明没有上班,也依旧在“打卡”,账册上一个兼职打扫卫生的阿姨月工资达到上万元。工程方透露,岑某在施工前就要求工人的工时自行记录。尽管岑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但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工程方也勉强同意。这给了岑某等人钻空子的机会。
民警发现,岑某还串通包工头曹某,让曹某在工时卡上签字造假,并许诺给他1万元“好处费”。经审讯,岑某供述,为了拿到更多的工钱,他和曹某合谋一起伪造工时卡上的工时,并利用政府部门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的重视,以讨薪的名义带人去工地聚集、闹事,企图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目前,犯罪嫌疑人曹某、岑某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依法刑拘,另有5名工人因诈骗被依法行政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