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落户我市
10位国内文坛大咖探访瑞安人文之美
参观许岙文化礼堂
“浙江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授牌
参观木活字印刷展示馆
南戏表演
参观高则诚纪念堂
鼓词表演

    “浙江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落户我市

    10位国内文坛大咖探访瑞安人文之美

    ■记者 蔡玲玲/文 孙凛/图

    9月8日,冷空气南下,将瑞安拉进了秋天。当日早上,绵绵细雨中,第8家“浙江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在曹村镇许岙村文化礼堂举行,“助阵”的有国内10位当代文坛大咖叶辛等人。他们受浙江省散文学会、瑞安市委宣传部、市文联邀请,在瑞开展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通过探访瑞安的文化礼堂、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高则诚纪念堂、孙诒让故居等文化建设和名胜古迹,将以散文的形式书写作家眼中的瑞安之美。

    采风团阵容强大

    多人曾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视连续剧《孽债》,相信不少人记忆犹新。《孽债》就是根据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叶辛擅长用中、长篇小说反映当代的现实生活,早在1985年就被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此次来瑞采风,年近70岁的叶辛看起来非常低调、和善,边参观边听讲边挪步,像极了一位退休的乡村教师。

    与叶辛年纪相仿的陈世旭,是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其小说《镇长之死》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等。他几十年来笔耕不辍,保持“日写五千文字”的状态,被称为中国文坛“常青树”。

    来自湖北的刘醒龙,是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现任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芳草》文学杂志主编,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祖籍浙江嵊州的裘山山,是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四川省第二、第三、第四届文学奖,成都市政府金芙蓉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

    此外,采风团中还有吴克敬、乔叶、邵丽、彭程、鲍尔吉·原野、陆春祥等人,他们中多位是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称,这次的采风团阵容强大,成员基本都是全国一线作家,其中多位是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得主。

    我市作协主席林新荣表示,这样的文学活动对于瑞安来说,盛况空前,通过采风活动,作家们将对瑞安的人文历史有更亲密的接触和更深入的了解。

    温州首个“浙江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

    落户瑞安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这是南宋曹村进士曹豳留下的一首美丽的七言绝句《春暮》,传诵至今。800年后,10位文坛大咖追寻着曹豳的诗句来到瑞安,遇见的是烟雨江南的夏末秋初。

    曹村镇许岙村自古学风蔚然,人才辈出,曾孕育出82名进士,故有“中华进士第一村”之美誉。附近还有梅龙溪、明教寺、圣井山等名胜古迹。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从古“亮”到今。《温州府志》记载:“瑞安河乡一带赛会迎灯,惟曹村、梅岗首屈一指。”南宋绍兴二十七年 (1157),曹逢时首登进士第,因而曹村有句流传了800年的谚语:神灯现,名士出。

    “瑞安自古人杰地灵,文化氛围浓厚。曹村镇的许岙村就是一处典型的代表,它有‘资质’挂牌‘浙江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陆春祥告诉记者,这是继富阳、萧山、临安、奉化、松阳、德清、岱山之后的又一个“浙江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也是温州地区的第一个。

    林新荣介绍,瑞安“浙江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的成立,为全国作家提供了一个了解瑞安的窗口,对于促进全国作家与本地作家的交流、促进文学媒体与地方作家的联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他们将以瑞安为创作基地,依托组织主题创作活动,围绕地方特色,挖掘文学资源,通过不同角度多渠道、多平台书写瑞安,扩大瑞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各地作家参与,提升瑞安城市的文化影响力。通过文学作品,让全国认识瑞安。

    陆春祥说,瑞安厚重的文化底蕴引起了作家们浓厚的兴趣,相信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感觉,在新的创作中展现瑞安的所见所闻所感。

    体验木活字印刷、赏南戏听鼓词

    跟“瑞安文化”亲密接触

    8日上午授牌仪式之后,10位作家在市作协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平阳坑镇东源村的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新馆。“木活字印刷术”引起了作家们极大兴趣,鲍尔吉·原野从背包里掏出小小的记事本,边走边听着讲解边做起了记录。

    曾多次登上央视的木活字印刷传承人王超辉正在工作间里刻字,另一位稍年轻的师傅在排版印刷,墨香四溢,吸引了作家们驻足观赏。

    “能帮我刻印一张‘文思神远’吗?”叶辛问。

    年轻的师傅快速熟练地排版、印刷好递给叶辛,叶辛激动地用刚学的瑞安方言连说“谢谢”。他表示,“文思神远”是作家的追求境界,这张出自木活字印刷的作品,他将好好收藏。

    在南滨街道柏树村的高则诚纪念堂内,瑞安越剧团的演员们和鼓词表演者专门为作家们表演了南戏、温州鼓词。其中,一段折子戏《琵琶记·上路》就来自高则诚的《琵琶记》。舞台设置得简单又精细,作家们的观赏席设在另外一头,中间隔着一个小小的四合院的距离,天空中飘着细密的雨丝,携着初秋的凉意。

    陈世旭很享受这样的情境,他听得如痴如醉,目不转睛,一只手还在腿上敲打着节拍。热爱戏剧的他,在听完之后表示:“喜欢戏剧的优雅。南戏略显忧伤,鼓词里有优雅。这些都是珍贵的传统,但是传统的东西也需要发展,如果能跟现实生活结合,融入新元素,那么就更容易为年轻人所接受。”

    作为浙江人,裘山山这是第一次来到瑞安。她告诉记者,来之前她对这里的印象只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来了之后才发现,瑞安不仅经济发达,还有深厚的文化根基。裘山山既兴奋又感叹:“在江南,走到任何一座小城,都有了不起的人物和厚重的历史,作为浙江人我很骄傲,不虚此行。”同时,她表示,自己作为文字工作者,非常有必要了解中国的木活字印刷文化,这是一个向文字致敬的机会。

    叶辛说,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到瑞安了。但是,现在的瑞安,跟18年前的瑞安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是记忆当中的那个小县城了,明显感觉瑞安已经有中型城市的气派。”此外,叶辛对许岙村的文化礼堂建设连连点赞。他告诉记者,自己这些年参加不少采风活动,也看过不少文化礼堂,瑞安的文化礼堂很有特点,走在全国之先,礼堂既设有现代的文化娱乐,也有传统的文化传承项目,不仅有老少群体,也有充满朝气的青年。他认为,村文化礼堂的建立,促进了民间的文化,影响深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在现场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财富榜
10位国内文坛大咖探访瑞安人文之美
瑞安日报 在现场 00002 10位国内文坛大咖探访瑞安人文之美 2018-9-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