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行“双监控一点评”
监督法见成效
本报讯(通讯员 潘智胜 记者 陈成成)连日来,为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市纪委监委驻市卫计局纪检监察组在全市卫计系统创新推行药品采购、使用和管理“双监控一点评”监督工作法,进一进推动医德医风、行业作风持续向好向善,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据了解,“双监控一点评”监督法即对医疗机构重点药品使用情况监控、对不合理使用重点监控药品和医生进行监控以及开展处方点评。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控,重点跟踪监控每月使用金额、使用量排在前10位的药品和使用量异常增长的药品。同时,将重点监控药品全部纳入处方点评范畴,门诊处方实现全处方点评,住院处方点评率要达到10%以上,并结合处方点评结果对重点监控药品的采购、使用等情况实施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定期公示临床科室和医师使用重点监控药品情况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在绩效考核中提高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药的考核权重,有效落实临床用药动态监测、超常预警、跟踪监控、不合理用药公示、警示谈话和绩效考核、医德考评等监管制度。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发现连续3个月排名单位消耗数量前10位、且用药明显不适宜的药品可暂停或限量供应。
据了解,“双监控一点评”监督法实施半年多来,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据统计,对重点监控药品实施干预,采取超常预警36家,暂停采购2家,暂停使用29家,限量供应53家,停用29家;对用药不合理的医生进行警示谈话240人次,限制处方权2人,经济处罚275人次。通过“双监控一点评”工作的开展,上半年门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的医疗单位15家,占医疗单位总数的48.4%;药占比同比下降的医疗单位23家,占医疗单位总数的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