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泥蚶每亩经济效益超1.2万元
本报讯(记者 黄丽云)昨日,在南滨街道阁巷郭昌亮家庭农场,水产养殖户郭贤通正在池塘里打捞泥蚶。没一会儿功夫,一箩筐的泥蚶就被打捞上来。据了解,这批泥蚶是2016年9月从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引进的“乐清湾1号”品种,与普通品种相比,其产量能够增加30%左右,养殖户经济效益提升明显。
2016年,市海洋与渔业局引进新品种—泥蚶“乐清湾1号”在郭昌亮家庭农场进行海水养殖试验。实验面积25亩,中间设置泥质滩面4亩,高出周边环沟一米有余,并进行通圈围网,用以养殖泥蚶,环沟则用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和青蟹。
“这个品种的选育是在乐清那边做的,那里的水质与瑞安水质比较接近,所以当时我们就想着把它引进来做个实验。”市海洋与渔业局产业科工作人员谢尚庶介绍,该品种培育平均时间为36个月,其产量比一般未选育的泥蚶能够增产30%左右,而且生产时间要快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新品种的产量还可以,4亩泥蚶总计产出4660公斤。” 郭昌亮家庭农场负责人郭贤通说,2016年下半年泥蚶养到每公斤160粒,到2017年12月份就已经长到每公斤80粒。眼下新品种泥蚶已经长至每公斤60粒左右,个头比一般的泥蚶要大不少。
截至目前,这批新品种泥蚶,实现亩产1165公斤,亩产值达2万元以上(含南美白对虾和青蟹产出值),亩纯经济效益达1.2万元以上。
郭贤通表示,新品种的泥蚶因为新鲜度高,含血量多,口感不错,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基本上,打捞上来没多久就会全部卖完,现在尚在养殖的新品种泥蚶已经为数不多了。郭贤通准备在9月底或者10月初投新苗,再养殖一批。
据悉,今年8月21日,市科技局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确认该品种适应我市的水质水文环境,生长速度较未经选育的泥蚶有较高的增幅,且食用口感较好。此外,其耐受性也较未经选育的好,适合推广。
我市水产养殖户们亦闻风而动,不少养殖户已经准备采购新品苗种了。“新品种的产量高,市场反应好,那么养殖户的收入肯定会有所提高。”瑞安市江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光明表示,几天前,他们合作社就组织了好几个社员到郭昌亮家庭农场参观取经。
据悉,市海洋渔业局将对他们进行后续的跟踪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