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里是干部 暗地当老板
市委巡察揪出一名“红顶商人”
本报讯(通讯员 瑞巡宣 首席记者 严小章)明里是干部,暗地当老板;表面严执法,私下揽业务。这种亦官亦商的问题,不仅损害了党员干部的自身形象,更是破坏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近日,市纪委市监委根据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对市质监站质量监督员、原办公室主任朱永茅采取监察立案调查。
广开言路
巡察组拓宽问题收集渠道
今年7月初,市委第五巡察组进驻市住建局后,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创新思路、广开言路,千方百计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
“我们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向1023名服务管理对象群发短信,告知巡察组的联系方式和工作内容,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市委第五巡察组有关负责人介绍,用好用活方式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很快他们就收到了关于反映市质监站原办公室主任朱永茅违规经商办企业等有关信访举报。
为提高问题的准确性、可查性,巡察组冒着酷暑高温,深入实地走访,全面掌握市质监站近年来执法管理和服务企业的相关情况。同时,采取个别约谈,开展外围调查,通过深入细致地排摸,相关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巡察组迅速将此移交市纪委市监委调查处理。
强揽业务
3年经营额高达千万元
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但是,朱永茅明知国家工作人员不能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意孤行、顶风违纪。
经查,2012年7月至2014年期间,朱永茅先后出资200万元,注册成立瑞诚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建材质量、空气质量、桩基等市场检测业务。为隐瞒违规经商的事实,他将瑞诚公司工商登记股东变更在亲戚名下,实际运作仍由其负责。2017年担任质监站质安一科科长后,他仍作为质量监督员,参与瑞诚公司承接的工程检测项目的监督验收工作,并审核通过瑞诚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
同时,他还通过选择性执法,变相为该公司强行承接检测业务。2015至2017年,瑞诚公司经营额高达近1000万元。今年7月份,某项目业主向市质监站提交其他单位出具的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按照以往惯例,市质监站均认可在检测报告中使用省住建厅资质章扫描件,也从未以印章问题驳回检测报告。朱永茅却审核认定该份检测报告加盖的省住建厅资质章为扫描件,不符合检测报告要求为由,不予审核通过。
目前,朱永茅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主动退出相关违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