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部门联合严查“套路贷”
对全市1660家类金融机构开展风险排查

    多部门联合严查“套路贷”

    对全市1660家类金融机构开展风险排查

    ■记者 项乐茹 通讯员 叶飞力

    原本只是想借千元满足一时之需,怎知数月后还款金额变成了数十万元;签下2000元的借款欠条,实际拿到手的现金只有700元;一旦无力还款,受害人遭遇P黄图、送花圈、电话骚扰、敲诈勒索等暴力催债……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案件背后,是一张张以借贷为名、非法牟利的“套路贷”违法犯罪网络。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多次通过开展联合抓捕行动,捣毁“套路贷”多个批次犯罪团伙,重拳出击惩治“套路贷”。我市还成立“套路贷”整治专班,公安、金融办、市场监管、税务、银监、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及重点街道联合打击综合整治,对352家或涉“套路贷”的类金融机构进行第一轮重点排查,加大风险防控力度,维护我市金融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大学生深陷“套路贷” 走投无路服药自杀

    今年1月26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小梁因服用剧毒药物,结束了他20岁年轻的生命。他的自杀,掀开了一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发放“套路贷”的利益王国黑色面纱。经警方侦查,该梁姓学生从网贷公司借款20余次,金额被垒高至10余万元,在还款到期日,因无力偿还而服药自杀。

    经过深入调查,警方发现小梁因消费需求,曾向一家网络贷款公司借款,而借款时则是通过另一家公司签订借条。“另一家公司名义上是从事电子合同保存业务,但事实上是专门为借贷行业服务的。”办案民警介绍说。今年1月,小梁在贷款公司的债务利滚利地滚到了10余万元,他根本无力偿还,便服下了毒药,选择自杀。

    只是借款数千元怎会在短时间内变成欠款10余万元?众多隐藏在借贷纠纷表象背后的犯罪黑幕浮出水面。办案民警介绍,涉嫌的网络贷款公司以一周为期收取利息,受害人借款1000元,实际到手往往只有700元,300元作为首期利息现行扣除,而借条上则通过加上各种名目注明借款2000元。

    (下紧转第4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金周刊
   第00008版:金周刊
研讨先贤贡献 打响文化品牌
高水平建设健康瑞安 增强百姓就医获得感
飞云江上
彩桥飞虹
多部门联合严查“套路贷”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多部门联合严查“套路贷” 2018-1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