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90天,走了3467公里
乡村小学校长写出17万字心得日志
本报讯(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潘丹丹)“90天,走了3467公里,就好似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窗外的风景,受益匪浅。另外,遇到了一群优秀的校长,必将成为我今后教育行走之路上的同行伙伴。”7月28日至10月27日,桐浦镇中心小学校长周国平参加了2018年浙江省中小学名校长赴新加坡研修项目,进行3个月的游学活动。在此期间,周国平每天一篇日志,撰写近17万字,与在校教师分享在新加坡学习的所见所闻。
在周国平心里,此次前去学习的35名来自全省各地的校长,每一位都是优秀的学习者。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最大化地接近新加坡教育的现场,为各自的本土教育带回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翻看周国平的朋友圈,每天都会对当天的学习情况写下日志,日志里讲述了新加坡的风土人情,并分享了全人教育的学校课程体系。“辅助课程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参加的。以新加坡中正中学为例,每个学生都必须选择一项辅助课程,这个课程有点类似我们的拓展课程,除了有体育类、艺术类、科学类,还有一个制服团体。除了辅助课程外,新加坡还有校本课程,应用学习项目,生活教育项目。”周国平将听讲、走访了解的学校课程一一写下,还细说了新加坡的CCA课程,对新加坡的课程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在研修过程中,周国平感受到了国外教育与国内教育的不同,精细化的教师团队管理也为教育做了最好的基础。他在日志中写到了新加坡的教师管理方法:“新加坡的教师等级与教师的贡献值相挂钩,等级越高对学校的贡献值就越大,工资也就越高。有了这样的要求和习惯,就会使得老教师依然保持着工作的热情。
桐浦镇小的教师们阅读了他的日志感触颇深。教师陈婷感慨道,原来新加坡的教师是这么忙碌,如此重视学生,反观我们虽然事情也多但远远达不到他们这样的程度,真该好好学习他们的态度与理念。
周国平喜欢用文字去记录所思,用书信的形式向老师表达想法。平时在校期间,每周坚持书写一封给教师的信,与在校全体教师形成书信来往的交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