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法院创新家事审判
让法律更有温度

    市法院创新家事审判

    让法律更有温度

    ■通讯员 芮萱 记者 黄君君

    “家和万事兴”,“和”字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景。市法院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家事审判改革工作情况。据统计,2016年至今,该院已受理家事案件超过4500件。

    推行离婚证明制度

    保护当事人隐私

    2017年7月17日,蔡女士从市法院民一庭法官手中接过加盖法院公章的离婚证明,这是该院发出的首份离婚证明。

    这份离婚证明大约半张A4纸张大小,封面上写有“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离婚证明”,正文包含双方当事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判决离婚的裁判文书案号、生效日期,落款处加盖了法院公章。

    以往,经诉讼离婚的当事人在办理房屋过户、银行贷款、子女入学、户籍变动等日常事务时,往往需要提供法院出具的裁判文书和生效证明,而裁判文书上详细记载双方离婚原因,诸如感情如何破裂、子女抚养权如何分配、财产如何分割等极其隐私的信息,这些信息像伤疤一样,是当事人不愿示人的。

    离婚证明则隐去了裁判文书中关于双方争议事实的内容,有效保护了当事人隐私。持该证明,当事人便可办理日常事务,既能切实解决当事人实际困难,又能维护当事人的“面子”。施行至今,市法院已发放离婚证明323份。

    抚养能力量化赋分

    实现子女利益最大化

    2017年3月,市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纠纷,原告陈某与被告廖某对解除婚姻关系并无争议,但均极力主张抚养儿子。庭审中,双方针锋相对,互不让步。

    针对争议焦点,该院创设“子女抚养能力量化赋分机制”,制作“未成年子女抚养情况调查表”,通过亲情关系、个人品性、经济基础、抚养助力、其他因素等五大方面,具体就抚养现状、子女意愿、思想品行、工作收入、居住环境、是否有抚养帮助人等14项内容进行考察,量化评估双方的抚养能力。

    逐项比较后发现,双方抚养子女的能力基本相当,均不存在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形,主要是双方今后居住环境有所不同,被告廖某打算离婚后回到福建生活。最后,经办法官考虑子女长期生活居住于瑞安,年纪尚幼,不宜对生活习惯及学习环境作出重大改变,在居住环境这一项上,原告更有优势,遂判决准予原、被告离婚并支持婚生子由原告陈某抚养。

    处理未成年子女抚养权归属问题,应以未成年人最佳利益为原则,而非仅仅简单考量父或母的抚养意愿及情感需求。抚养能力量化赋分机制通过预设的14个问题,能引导当事人树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理念,清晰呈现双方的抚养意愿及抚养能力,并有助于法官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权存在争议的案件快速作出判断。

    延伸家事审判职能

    促进家庭和谐稳定

    今年3月,家住马屿镇的韩某和杨某收到市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和《人睦千秋福 家和万事兴》的判后温情寄语宣传册。手册以“婚姻”、“子女”、“家暴”内容为主题,借由典型案例和生动漫画,帮助当事人修复家庭裂痕和治愈心理创伤。

    该院创设《老倪断家事》以案说法刊物,以鲜活案例为基础、捕捉社会关切的问题,融合柔性化解的家事审判理念,倡导文明进步的婚姻家庭道德观。2017年8月创刊以来,已制作7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辖区人大、上级法院充分肯定。

    市法院民一庭庭长李进表示,家事审判已经从单纯的法律调整功能转变为修复、救治婚姻的复合功能,把促成当事人之间恢复感情、消除对立、实现和解作为审判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广告
   第00008版:学周刊
两天已回收处置937辆
我市首例公益诉讼案昨开庭
让法律更有温度
安阳路变美了,车辆违停煞风景
瑞安日报 在现场 00005 让法律更有温度 2018-11-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