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不是一个名词

    北京不是一个名词

    ■苏霁

    现在,我在怀念一些城市。

    城市对于我来说,是安全感的存在。他的哄闹保证了我可以孤独。导师说我是city girl。离不开城市,心之所向。

    上一次回国是在十一月的中旬。给导师做了T magazine内页拍摄的助手,在上海,顺道去了北京。

    北京对于我来说应该不陌生,妈妈带着我在北京度过了一些日子。

    我很怀念我十岁那年的西直门立交桥和中央党校的食堂。那个夏天一点儿也不热,汗液会随着干燥的空气一起蒸发,不像南方湿气太重,所有东西都粘嗒嗒地连着皮肤。那个时候北京的天还特别蓝,我还是个很讨厌吃面食的小孩子。北京给我带来了一切新鲜感。

    那时候,我觉得中央党校的水煮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灯笼椒浮满了一整个银色的脸盆,原来鱼可以用脸盆来吃。我和我妈妈可以吃掉一整个脸盆的水煮鱼。那个时候,我们还住在地下室,偶尔会有阳光透露进来,但常常是漆黑的。一到白天,妈妈总会在食堂买好一天的干粮,然后带我去坐公交车。也是第一次看见,立交桥上小情侣目中无人肆无忌惮的热吻,我妈妈把我的头扭回来让我闭眼。也是第一次在国家图书馆的电影院看电影,《十面埋伏》和《特洛伊》。暗黑的环境关键时刻妈妈总让我把眼睛蒙住,我会偷偷在指缝里看主角们嘴对嘴,他们跟立交桥上的小情侣不那么一样,但是又一样。也是那个时候,我第一次见识到了公共澡堂,白花花的肉体。被我妈妈强制性尖叫地拖进澡堂,好像在那里洗澡是对我的一种亵渎。那一整段时间我都不用练琴,每天就是出去玩。偶尔被父母骂也没有觉得痛苦,食堂的驴打滚可以安慰我。北京的公共交通真便宜呀,一样的价格可以坐很久很久的路,售票员的北京话真好听啊,那个时候我就认定了北京是天堂吧。可是不久妈妈就把我送回外婆身边。然后她又匆匆赶回北京。在华表路口,她把我交给外婆,然后走了。没过几天,来了特别大的台风,可以看见风在屋檐上放肆路过停留。我站在窗前,很想北京的太阳和知了。

    再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待在北京应该是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大家说文章写得好去学戏文编导吧,然后我就拖着行李箱来了北京。又是一个新的世界。我第一次参加了节目录制,特别漫长和无聊。被身边的人摇醒的时候我已经睡了很长时间了。但我还是很准时地在播出时间打开CCTV3,在被扫过的观众席里寻找我睡觉的身影。传媒大学的西街开启了我垃圾街的新大陆。沾着芝麻酱的麻辣烫是我最喜欢吃的,还有饭店里的蕨根粉。每一天,东北的姐姐都问我要吃什么,然后带我吃遍了一整条西街,她是这一层的大姐,对我无微不至,好像是那个夏天我大概体验了一回团宠。每天傍晚洗完澡去吃饭,有微风,他们教我饶舌说话,我是唯一的南方人。

    还有很多次短暂的去过北京,每一次都觉得自己是挤满了所有的幸运。我高中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我心安处是南京。那一种心安是不一样的,因为小姨在那里,好像有家。北京不同,她的历史遗留感让我自身虚幻的认为我身为那里之人。去年带导师去过一次北京,站在阜成门的大桥上,她跟我说,我知道你为什么喜欢北京了。心有辽阔,能看江山,且古且新。

    我很喜欢北京的红墙和胡同。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钟鼓楼》,反复翻旧了,也是因为钟鼓楼我才开始沉迷于写北京生活的小说。我觉得那是温暖的地方。有人味儿。我排除了一切北方的缺点,将所有优点放大。每次去北京骑自行车从路口窜过去的时候,我都把小的时候看过的书一一对上。假装那些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上个月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强迫lm快快吃完饭,我说我要去景山公园。每当我站在景山眺望北京的时候,仿佛我就是尘埃,又好像是巨型放映器,我能想象出那个角落发生了什么,这个角落又怎么样了。谁又能明白。

    记得有一位前辈跟我说,“以前我也像你一样,认为自己就是个北京人,要生活在北京,享受着北京人的普通话,最喜欢他们吊儿郎当满嘴胡掐,可是8年了,我觉得这里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我骨子里仍旧是南方人的秉性。所以,我要回去。”我坐在胡同的楼顶上,看着雾霾霾的天空,不知道明年,我会不会踏上这个城市,我知道我不想做那一只蛙。

    但愿,北京不是一个名词,一个只被我用来怀想的名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重点工程
   第00003版:安全视界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家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北京不是一个名词
被逐出家门的
“台湾小姐”
深夜拦车的老人
我和背带裤的故事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6 北京不是一个名词 2018-11-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