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榕树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夜拦车的老人

    深夜拦车的老人

    ■方煦

    时已近夜,朋友C被滴滴司机的紧急刹车声一下子惊醒。定神一看,车前有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拦着。滴滴司机神情紧张,嘴里嘀咕着,不是半夜来讹人吧?朋友C看那老人嘴里一直念念有词,便放下了点车窗,终于听清老人是说4元钱让其坐下公交车去某某地吧。朋友C归程本来就是回父母家,看老人疲惫不堪,言语是本地人,便不顾司机迟疑,下车向老人问询起来。老人说来说去的那几句话,那些地名,他却完全不知。于是便让老人上车,带去附近的派出所。老人应了一声,可两腿却哆嗦,挪不开步,朋友只好俯下身来,帮她上车。

    到了派出所,民警和朋友C一起问询老人,关于子女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老人说儿子在某局工作,但却不肯说其姓名,嘴里嘟哝着会被骂的。又说起孙女,却说不出其手机号码。问了许久,老人嘴里终于蹦出个民警熟悉的地名,民警便决定带老人去找找,或许老人到后,能想起家在哪里。

    朋友C跟随。在路口下车后,老人似乎想起来了,脚步也快了。转到小巷口,她却怎么也不肯让民警和朋友C跟着,说这么晚归,会被骂的。于是两人远远看着,看着她敲了门,看到一位貌似保姆的人出来,第一句话是这么晚又跑去哪儿了的训斥声。夜里巷口清晰可闻是本地郊区的口音。看到老人有人接回,朋友和民警便放心回去了。

    朋友C和我说这事时,我们一起在回瑞安的车上。他奔波于事业,以往甚少与父母相聚,近期却每天往返于温州瑞安之间。我问他为何这么劳累,每天驱车一小时回来。他说只因为家人不在温州,而瑞安父母的家,永远是他的家。又说长辈现在有些健忘,今天问孙子在哪里,第二天又会问起,反复问。他多跑几趟,更安心些。看他有些沉默,我于是转换话题,玩笑着说老人子女后来有没有感谢你这位好市民啊?朋友停顿了下,几分肯定地说:老人子女估计是不知道。而保姆,也不太会说。又感慨了一句,老人已经83岁了,她下午出来,已在街上走了近8个小时.

    我并不是以恶意去揣度那位老人的子女,他(她)或者是某个单位的骨干,正忙于事业的打拼,而老人也习惯独处。大约是她没有人可以好好说话,就走出去找找自己的记忆,走着走着,就走不回去了。常常觉着,人的一生,真的是从懵懂,到还因为记忆模糊的懵懂、老人逐渐老去,记忆逐渐模糊,有时宛如孩子。而当年的孩子,正步入壮年。只是,我们许多只止步于供养,却忘记了陪伴,听他(她)们说话,如同他(她)们在我们婴幼儿时那般。

    龙应台曾写过一篇《目送》,提及了送别儿子时,告诉自己不必追;文里也提到了她的母亲美君。我们每一辈人都在看着下一代的背影依依不舍,却常常忘记转身,忘记那曾经望着你、现在依旧望着你、逐渐老去的身影。龙应台放下许多,去陪伴她的美君去了。虽然,美君完全忘记了。但龙应台一直相信,对视的眼神,依旧熟悉。

    别让美君走失在家乡的深夜里,陪她走走,听她说话,如同她当年听你咿呀学语一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重点工程
   第00003版:安全视界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榕树谭
   第00007版:家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北京不是一个名词
被逐出家门的
“台湾小姐”
深夜拦车的老人
我和背带裤的故事
瑞安日报 榕树谭 00006 深夜拦车的老人 2018-11-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