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生活周刊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的乡愁,是否驻在家乡的美食里

    你的乡愁,是否驻在家乡的美食里

    ■记者 蔡玲玲

    离家的游子,除了思亲,最念念不忘的会是什么?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家乡的美食。对于他们来说,美食是最深的乡愁。你走过大千世界,你在三星级米其林餐厅吃过,可最终让你魂牵梦绕的,是你停留在小时候记忆中的家乡味道。这种味道,可能是晒在太阳下的酱油肉,可能是餐桌上爸爸制作的醉蟹,也可能是路边摊上售卖的一块九层糕。

    一块九层糕,引发一场集体乡愁

    近日,市民小C在参与文化礼堂的活动中,吃到了瑞安传统的糕点九层糕。随后,她又拍了照片发送至朋友圈。没想到,这一张九层糕照片,激起朋友圈里的阵阵“口水”:“好想吃啊”“好久没吃到了”“想起了小时候奶奶做的九层糕”,而这些表示“很想吃”的朋友,无一例外都是生活在外地的瑞安人。

    九层糕,对于瑞安大部分的70后或80后来说,有长辈们在家里制作九层糕的记忆。小C就记得,童年中某个夏天的午后,奶奶坐在灶台后边添柴火,灶台上的大锅里放着蒸屉,沸水在蒸屉下面咕咚咕咚冒泡,奶奶又从灶台后钻出来,往蒸屉里倒上一层迷糊,浇了一层又一层,奶奶汗流浃背。这个场景一直在小C的记忆里,比当时吃九层糕时留在味蕾上的感觉更让她印象深刻。

    其实,九层糕不仅仅是瑞安的传统糕点,在温州的其他地区也都能见到,制作的方式和呈现出来的样子,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一般家庭均可制作,普通的做法是:在米粉中掺入适当的水和白糖,准备好蒸笼,里面铺上一层白纱布,待水烧开后逐渐浇比较稠的粉浆进去,熟了一层再浇一层,就这样形成了九层糕。出笼的九层糕需要先晾凉,用细细的线割成小块再食用。

    九层糕口感弹滑,软滑而有韧性,香甜而不粘牙,再加上其寓意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九层糕在市场上很受大家的喜爱。如今,在瑞安的一些菜市场能够买到九层糕,味道跟小时候的相差不远。但是,九层糕不容易保存,需尽快食用,更别说带到异国他乡去了。也许就是这样,九层糕才成为了这么多游子的集体乡愁。

    炝蟹、酱油肉、腌萝卜都是乡愁解药

    作为沿海城市,瑞安市民的餐桌上少不了海鲜。小黄鱼、螃蟹、虾姑、血蛤,哪样谁不爱?爱吃出名的瑞安人,不会满足于海鲜的单一吃法。比如,炝蟹,就是一道著名的“黑暗料理”。蟹膏肥满,肉质饱满,鲜香美味让人欲罢不能。

    在河北唐山市生活了十多年的瑞安人圆圆,她最想念的家乡菜就是炝蟹。每到蟹膏肥满的季节,她就委托家里人给她寄冷冻的膏蟹,然后自己制作炝蟹。她说,虽然在北方也能买到鲜活的螃蟹,总不如家乡的品质好。前段时间,她甚至还让家里人给她寄了家乡的炝蟹调料,“这个调料从一家饭店里买的,自己调制不出那个味道。”圆圆笑称,家人为她寄调料的时候,被快递工作人员取笑。“其中的味道,他们不会懂的。”圆圆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炝蟹,酱油肉、腌萝卜等都是在外游子们心中最想念的餐桌美食之一。有一次在菜场里,卖腌萝卜的阿姨得意地跟旁人说道:“前几天,有位客户买了20斤我家的腌萝卜,要带到外地去。”我一点也不怀疑她所说的,对于不少人来说,油腻腻的大鱼大肉真的抵不过一根酸酸甜甜的腌制白萝卜。

    当西北风刮起,就说明晒酱油肉的季节到了。在冬天,每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总少不了张三李四家晒酱油肉的身影。比起炝蟹、腌萝卜,酱油肉相对便于携带、保存,适合邮寄,保存在冷冻柜里,足够想念家乡味的人儿吃上一年半载。

    家乡的美食,是乡愁的解药。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身在异地的游子,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无论人们的脚步走得多远,总有一种味道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那一方故土是我们最深的眷恋。

    瑞安多种传统美食

    被别列入“非遗”

    说到非遗,大家都知道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实际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思并不是和物质“绝缘”,而是指它更偏重于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结晶。当一种美食与文化、习俗等相联系,也是有资格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如,九层糕也被列入过第八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在温州,现已有80多项温州传统美食及技艺被列入非遗项目。其中,就有不少是来自瑞安的。

    ■吹糖人

    “吹糖人”的主要原料是麦芽糖即饴糖,瑞安民间叫“成糖”,一般是手艺人自己熬制的,还称转化糖,有自己独特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掌握。“吹糖人”用糖做原料,通过吹捏制成各种人物、动物、花鸟虫鱼等,常走乡串村,或在街头巷尾停留,边制作边销售,也常赶庙会、集市、展销会与节庆集会等市场兜售。

    2011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莘塍五香干

    莘塍五香干始创于清朝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又名“庚春园”五香干。它选用当年的新豆,经过浸水、磨细、滤净、煮浆、结冻、压挤、切块等工序,用双缸酱油和香料制成,并经通风螺旋晾干,成就名闻遐迩的瑞安风味小吃。莘塍五香干呈块状,半寸大小,酱红色,以口感和回味鲜美而远近闻名,精装的莘塍五香干已在超市露脸。

    2011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长发”茯苓糕制作技艺

    茯苓糕早年叫“潮糕”,瑞安糕点师傅高长发始制于晚清时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瑞安特有的一种糕点。传说是皇帝早朝前,大臣们守候在朝房里吃的糕点,所以“潮糕”品位很高,味道极好。瑞安人把潮糕加以改进,加上茯苓粉,使其更加美味,故取名为“茯苓糕”。茯苓糕香糯可口,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其形状如中药茯苓横断面的年轮,其馅料中添加中药茯苓汁,属于绿色保健食品。

    2014年11月,被列入第八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瑞安传统制糖技艺

    瑞安制糖历史悠久,早在南朝齐梁间,号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来此隐居,他带领农户在福泉山种植甘蔗,并且指导农户制糖当药用。

    2014年1月,被列入温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生活周刊
   第00002版:志哥搜店
   第00003版:热剧榜
   第00004版:小创客
你的乡愁,是否驻在家乡的美食里
瑞安日报 生活周刊 00001 你的乡愁,是否驻在家乡的美食里 2018-1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