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中国报业新媒体大会暨“美丽中国行1/2018-12-05/00002/45711543950645721.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加减法”,探索地方融媒体发展路径
——2018中国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圆桌论坛发言摘编

    做好“加减法”,探索地方融媒体发展路径

    ——2018中国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圆桌论坛发言摘编

    ■记者 林长凯 林翔翔 见习记者 林露露 温都记者 周俊朗 朱斌 杨晓宴 蒋文泽 蔡挺 夏忠信/文 记者 庄颖昶/图

    昨日晚上,第五届中国报业新媒体大会暨“美丽中国行”百媒看瑞安大型采风活动举行中国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圆桌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流媒体负责人,融媒体建设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参加论坛。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主持论坛。

    论坛上,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技术总监邢华,北京字节跳动公司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袁祥,澎湃新闻政务事业部主任兼文体事业部运营总监姬云涛,邯郸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陈邢魁,台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黄保才,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都市报总编辑金可生围绕“关注地方融媒建设的‘加与减’,探索地方融媒体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发言讨论,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祥光,我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艳也在论坛上发言。记者摘录他们发言的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 杨溟:

    媒体融合需要新模式和新动力

    地方融媒体中心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困惑、阵痛,对未来如何实现市场化运作缺乏清晰的认识,此次大会专门设立这样一个圆桌论坛,一起探讨、共商媒体融合发展方向,非常有必要。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失敏”是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挑战。“失敏”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缺乏洞察,对社会发展变化和用户需求缺乏敏感,所以不能及时给予社会和这个时代应有的贡献。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传统媒体注定将越来越被边缘化。

    目前,一些互联网技术公司,通过自己的技术,在用户和需求之间建立起连接,通过用户的表情、评论,第一时间洞察到人的立场和观点,从而使得许多互联网技术企业拥有了媒体属性。

    追求“内容为王”是目前传统媒体面临的较为严峻的形势,这样容易造成自上而下的自我麻痹。传统媒体转型,要重新审视自身价值和优势,多与其他行业进行连接,进行跨界发展;此外,还要重视技术支撑,建立更有利于传播的技术体系,这样传播的信息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技术总监 邢华:

    机遇与挑战并存

    早在2014年的时候,人民日报筹备成立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2017年正式运营。人民日报的融合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新技术的先行者。

    目前,人民日报在新技术应用和媒体融合方面取得了成绩,但依然面临着挑战。一方面是如何解决前期大量资金投入和后期运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如何提高中央厨房的效率,充分发挥其作用,让新技术、新工具、大数据等成为第一生产力。

    同时,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又迎来了发展机遇: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提前加速。目前,人民日报媒体技术公司已基本完成中央厨房的建设任务,正转身面向市场。对该公司来说,既是媒体深度融合的参与者,也是媒体融合的建设者。作为媒体,人民日报、人民网对媒体融合有着深刻的认识;作为技术公司,现在也能提供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整体方案。

    地方融媒体中心的核心价值在于用户,如何挖掘用户价值,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分别是要学会用互联网新技术建立与用户的有效连接,要用所有的能用到的内容呈现形式去传达我们的信息,占领所有能够播放信息的终端,一定要实现与用户之间双向的信息传输。

    北京字节跳动公司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袁祥:

    融媒体建设的关键是技术

    媒体融合不单单是报纸和网站的融合,以及两微和报纸的融合,还是人才、技术、产品方面的融合。但目前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和一些互联网公司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字节跳动科技公司成立才6年,但是发展迅速,打造了几个特别火爆的产品,改变了一些传播的格局。比如今日头条是公司创立后研发的第一个创新产品,是全球最早基于人工智能推荐引擎技术构造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内容分发平台。另一个产品抖音则是运用了人工智能推进引擎+社交的技术整合,现在抖音的用户已经超过推特,并且每个月还有几千万的用户在增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全球用户量最大的新业态视频平台。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支撑这些创新产品不断迭代的“秘密武器”就是技术驱动,技术是核心优势,最核心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

    现阶段,传统纸媒与互联网技术公司之间会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澎湃新闻政务事业部主任兼文体事业部运营总监 姬云涛:

    拥抱技术要不怕试错

    在大环境下,传统媒体要去思考怎么去融合怎么去转型,尤其是在内容生产和技术拥抱之间怎么去取舍。目前,大多数传统媒体在拥抱技术的过程中都是痛苦的,这里面有资本的限制,有技术团队的限制,甚至还有理念的限制。

    “一方面我们有着对于内容的尊严感,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去拥抱技术。”这些艰难的抉择在澎湃新闻的转型过程中都经历过,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不怕试错,这也是互联网思维去颠覆传统媒体思维的关键之处。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不能做到一步到位,拥抱技术首先倚重于团队的换位思考,其次是领导的正确态度,紧接着是工作机制、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员工理念的转变,在边做边改中不断进步。

    现在依然是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新闻媒体要时刻审视自己生产的内容是否还是优质内容。如果一个团队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优质内容,传统媒体的春天就依然在,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邯郸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陈邢魁:

    媒体融合应该做到数据共享渠道共用

    今年年初,邯郸日报社在前几年融合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媒体发展新趋势,先后建立了以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为标志的“四大中心”,探索了“市县一体化”媒体融合新模式。

    除了之前成立的新媒体中心,邯郸日报社又相继成立了指数研究中心、党媒大数据中心和舆情研究报告中心。

    指数研究中心成立于今年6月,集“大数据应用+文化产业+城市服务”三位一体。该中心定位于帮助邯郸市乃至中原地区的政府、企业洞察发展趋势,把握决策机会,服务城市与市民。

    邯郸党媒大数据中心5月开始筹建,9月初正式启动。该中心是邯郸日报和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和杭州凡闻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其运行不仅可以充分保障报社自身的多媒体运营需要,还可以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行平台,满足100多家媒体机构同时入驻应用。

    舆情研究报告中心是从邯郸日报社新闻内参室扩展而来,利用大数据中心强大的数据挖掘能力,结合新华社成熟的内容分析技术,全面掌握全网动态,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权威的智能化信息服务。

    今年,邯郸日报社确立了“市县一体化”融媒体发展理念,依托大数据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了“1+20+N”新闻共同体,即1个党媒服务平台+20个县市融媒体中心+N个市直单位新闻中心。通过这种融合新模式,可以实现一个通用平台保障全市主流媒体运行,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整体高效推进,实现全市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

    台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黄保才:

    致力于三端齐发和四态共建

    在融媒体建设方面,台州日报报业集团起步比较晚,但比较努力。首先在去年整合了旗下3家报纸台州日报、台州晚报、台州商报,休刊了台州商报,集中力量发展新媒体,做两微一端,成立了全媒体中心。如今的台州日报报业集团,主要由3部分组成,共有2家报纸,1个手机新闻APP,1个浙江省用户量最多的新闻门户网站中国台州网。

    总的来说,台州日报报业集团致力于三端齐发和四态共建。三端齐发指的是围绕手机端,发展台州新闻客户端APP、中国台州网PC端和传统纸媒。四态共建指的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齐头并进,丰富传播内容。

    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既要丰富传播途径,还要做强内容,做到移动优先、受众为本。县级媒体应当立足本土,增强本地用户的活跃度。目前,台州新闻APP下载量70万,活跃度在20%至30%。

    另外,地方融媒体中心建设,要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但地级市无法与大城市相比,往往缺失人才和技术,这也成为限制地方融媒体中心发展的因素。

    我认为在做融媒体时,要踩准时代节拍,以用户为中心,考虑受众的感受。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都市报总编辑 金可生:

    媒体要和社会衔接

    媒体要学会和社会做好衔接,合作共赢。2017年底,温州温都猫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在媒体深度融合和资本运营上走出的关键一步。

    今年,温州日报在组织结构上提出“1+9”两层结构。“1”指的是把新旧媒体合而为一,形成传播矩阵,解决全媒体的传播问题;“ 9”指的是聚集各类垂直行业平台,发挥经营功能,解决生存问题。

    在空间上,温州日报提出三个层面。一是融创空间,温州日报经考察发现目前大部分媒体基本都停留在新旧媒体融合层面上。这个时候就要把现有的技术融合到现有的新媒体手段上,即所谓的融创产品。二是视创空间,通过追求信息的可视化,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三是智创空间,传统纸媒要主动汇合各行各业的智慧,发挥自身优势。目前,温州日报已集结100位专家,通过策划创新,融合各类产业和媒体,解决了媒体资源怎么和社会各行各业对接这个问题。

    温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孙祥光:

    坚定三个功能定位

    地方融媒体建设要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现正在不断地探索之中。

    中央提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这是县级传统媒体最后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在可探索空间之外,可以明确的是,融媒体中心建设要坚定三个功能定位:一是主流舆论阵地,二是电子政务平台,三是社区资讯论坛。在做到这三个功能定位基础上,再增加用户黏度;同时,再加上机构融合和内部流程改造,才能重新吸引之前流失的用户。

    传统媒体用户的流失,究其根本原因,是技术进步导致渠道的变化。我们都在讨论内容为王还是技术为王,其实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内容生产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应该继续保持。对传统媒体而言,现在最缺的是技术,再怎么强调技术都不过分。就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而言,所需要的技术依靠地方肯定不足以支撑,客观上没有相应的人才和足够的成本投入,建议上层能够提供相应标准,由地方执行。

    瑞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叶艳:

    媒体融合要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

    动员群众推进中心工作

    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二是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共同推进基层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我们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步子要稳,融合要深,要达到新闻舆论引导力更强,品牌影响力更大,产业发展势头更好,媒体从业人员素养更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中国报业新媒体大会暨“美丽中国行”百媒看瑞安特别报道
   第00003版:中国报业新媒体大会暨“美丽中国行”百媒看瑞安特别报道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金周刊
   第00008版:广告
做好“加减法”,探索地方融媒体发展路径
瑞安日报 中国报业新媒体大会暨“美丽中国行1/2018-12-05/00002/45711543950645721.jpg 00002 做好“加减法”,探索地方融媒体发展路径 2018-1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