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云江潮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荆谷轮渡收起了双桨

    荆谷轮渡收起了双桨

    ■包建程

    “翻山越岭走步添,隔江过水冇趣相”,这句流传在荆谷的俗语,说出了荆谷人对陆上交通的向往。

    轮船曾是当地最重要的

    交通运输工具

    荆谷,位于飞云江和它的支流金潮港冲积成的半岛状的位置。在没有汽车,只能依靠人力实现交通运输的年代,轮船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当地人祖祖辈辈出入只有依靠摆渡。截至上世纪下半叶,当地摆渡的主要上船点,从南、东、北依次为八甲、七甲江边,沙垟下江边,涂头江边,霞潭、南口江边等。当地人赶到这些上船点,将随身行李和货物摆渡到对岸,方能走得更远。平阳坑客轮、马屿航船、本地白轮等,都曾经是荆谷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上世纪70年代末及以前,荆谷的航船往返于荆谷的五甲浦码头和瑞安城关南门铜利码头之间,主要担负着百亨乳品厂燃料煤炭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运输。那时候,荆谷老百姓到附近的陶山、马屿、江溪、仙降等集镇,需要1小时以上的行程,到城关南门铜利码头则不少于3小时,荆谷的优质农产品白银豆、牛奶、花生、红糖等,都要依靠人力肩挑运送到外地。落后的交通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1997年,金潮港大桥和马屿大桥通车,霞潭、南口至腾斗、龙斗的轮渡结束了历史使命。七甲、八甲至马屿的客轮延续了3年多,后来也逐渐淡出,直至完全结束运营。这期间,随着荆谷南岸的瑞东线和北岸的瑞湖公路的迅速活跃,航船货运与平阳坑轮客运、荆谷白轮的客运等,也淡出交通运输用途。

    沙垟下轮渡是往仙降集镇的,因为荆谷绕道马屿大桥要增加15公里以上路程,因此农产品上市或部分群众去瑞安市区方向,仍然使用沙垟下轮渡。2017年底,温州绕西南高速在荆谷开设出口,以及飞云江荆谷连接马屿江上大桥的通车,沙垟下村至仙降垟头村的轮渡客流量急剧下降,今年6月中旬彻底停止运营。

    据当地老人介绍,其实,在没有汽车的年代,荆谷的交通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相当便捷的,文成、平阳、苍南与泰顺的一些群众,往往步行通过荆谷前往温州。新中国成立后,瑞东公路建成投用后,才逐渐改变这一状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类市场逐渐活跃,公路交通也日渐通畅,荆谷作为必经之路的地位才宣告结束。

    艄公划桨

    有时还要乘客帮忙

    几十年前,荆谷的轮渡是队办集体性质的,艄公的收入主要是在农产品收成时到农户家里称粮食,以补偿因划船耽误的劳动力收入。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搭乘渡船的人要交钱了。老人们记得,最早收取的横渡费是外村人每次两分钱,后来,随着物价上涨和收入的提高,轮渡费也相应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集体性质的轮渡,改制为由村民个人集资合伙经营,摆渡费也调整了。直至今年初,每人收费4元,携带较重、较大宗农产品及小车辆的,另外收费。

    在当时,平阳坑客轮、货运航船主要依靠潮汐、扬帆与划桨为动力,后来即使有了柴油机,也是由一艘机船拖着好几艘船一起行驶。荆谷其他渡船就没有那么奢侈了,只能依靠双桨,艄公人数或艄公力气不足时,还得由船上的乘客帮助划船。这种原始的“开船”方式一直持续到1990年前后,后来,荆谷几大码头轮渡船陆续安装柴油机作为动力,结束了依靠劳力的历史。

    可以想象,当年的摆渡船只一定很单薄,两侧船舷不能站人,乘客上船后要立即进入船中间,否则就不安全。船上没有避风挡雨的地方,船身两侧没有栏杆,风浪大的时候,船只摇摆得厉害,船上的人担惊受怕。历史上,每隔几年就有翻船事故发生,特别是荆谷对岸集镇集市时,过江群众很多,当人力划桨的力气敌不过风浪水流时,艄公把握不住船只航向,翻船事故时有发生。

    上世纪末,轮渡船装上了柴油机,船身也从木材打造改为钢板焊接,船舷逐渐增宽,左右两侧和船尾都安装了栏杆,同时配备了安全设备,船上人员的安全感也随之增强。

    虽然船只的顶棚从无到有,后来是钢板焊接,但是船舱两侧没有窗户,碰上大风大雨,船上的乘客也只能“直面风雨”。为了防止柴油机被打湿,只在安装柴油机的地方建了一个不到4平方米的木制亭子,同时兼作为艄公的工作室、休息室。

    上下船要走十几米长的

    江边涂泥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荆谷的轮渡码头没有固定地方,除了涨潮至潮平时跳板可以将船只连接到岸边,其他大部分时间,上下船的乘客要卷起裤脚,光着脚丫,踩入涂泥,走上十来米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涂泥里步行二三十米也不足为怪。特别是冬天低潮时段,那种踩入涂泥的滋味不说也可以想象。

    冬天踩踏涂泥太冻人,夏天也不方便。艄公就在跳板够不到岸边的时候,用干泥沙或干稻草、干花生藤之类的东西,铺在涂泥上,让乘客将就着上下船。如果乘客结伴同行,也可以让其中一个人脱了鞋子背着其他人上下船,上岸后找个小水塘或水稻田,简单洗洗。

    上世纪末,才有了简易的码头,条石铺设到尽量接近退潮时的江面,再将整株桉树插入涂泥好几米深,固定条石,这样可以保持好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再后来,用水泥钢筋建设码头,方便了乘客的来往和小型农用车辆上下船,也减轻了艄公的劳动强度,结束了光着脚丫在冰冻的江边涂泥里赶集的艰辛和无奈。

    现在,荆谷的轮渡已经收起了最后的双桨。荆谷人到周边四个集镇办事只需要10分钟,到温州市中心和瑞安城区约40分钟车程,彻底告别了“隔江过水冇趣相”的窘迫历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云江潮
南疆石油勘探
的成果 (下)
荆谷轮渡收起了双桨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4 荆谷轮渡收起了双桨 2018-12-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