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完成签约 五天全部拆除
104国道西过境公路仙降至平阳萧江段完成政策处理工作
■记者 林瑞蓉
日前,记者从仙降街道办事处了解到,104国道西过境公路瑞安仙降至平阳萧江段工程的政策处理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拆迁工作也已于12月8日顺利完成。
据了解,该工程全长2.26公里,涉及东川、涨岙、台头、垟坑四个村,征地涉及拆迁住宅233间(套)、非住宅用房18处(违章厂房),总建筑面积26055.3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1654.25平方米。
“宁愿进度慢一点,
也不能在安全上出问题”
12月3日上午,该工程政策处理负责人一大早就赶到台头村拆迁区域指导拆迁工作。据了解,拆迁人员前期已经做好了断水、断电等准备工作,当天正式启动拆除工作。
记者跟随他来到现场,看到一台挖掘机“站”在废墟上正挥舞着巨臂,几名工作人员在不远处指挥。该负责人上前了解拆除情况。
“今天上午进度怎么样?”
“挺快的,已经拆了几处小房子,预计一个星期可全部拆完。”
“一定要注意安全,拆前一定要再检查一遍是否还有人在里面。”
随后,他又去几处零星的房屋里,检查了腾空情况。
由于挖掘机是在靠山一侧拆除,远离拆迁区内马路,加之该区域已经全部腾空,因此当天马路上并没有拉起警戒线。为了加快拆除进度,在马路旁一幢待拆高楼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在拆除窗户框等。记者看到,不时有玻离从高处掉落,碎渣迸溅到马路上。
“停下,马上停下!这样太危险了。”看到这一幕,该负责人马上喊停。他跟现场负责人说:“宁愿进度慢一点,也不能在安全上出问题。”
该负责人对记者说,拆迁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现场安全。最艰难的政策处理都已经圆满完成了,不能在拆除这事上出了岔子。说完,他又事无巨细地检查、嘱咐了一遍。
12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发现进入拆迁区域的道路路口不仅拉起了警戒线,还有专员守候,劝阻试图越过的电瓶车。附近居民好心指点途经的车辆另寻他路。据现场拆迁人员介绍,当天正在拆除的3幢高层建筑均靠近马路,因此两侧路口拉起警戒线,全天候封锁,禁止车辆、人员通行。
12月10日,记者向该负责人了解到,拆除工作已于7日顺利完成。“心口一块大石总算是放下了。”说完,他深呼一口气。
两个月完成
政策处理工作
“今天又来村里忙啥事啊?”“忙着拆除呢!”12月3日,在指挥拆除过程中,该负责人路遇一拆迁户,两人和气地打着招呼。想当初他刚接手这项工作时,拆迁户对他的态度可是截然不同的。“都是磨出来的。”他说,“当时拆迁户有疑问,对政策不理解,人云亦云,致使他们对拆迁工作的不理解与不支持。”
对此,该负责人并没有急着要拆迁户签约。他带领攻坚人员耐着心,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宣传,挨家挨户讲政策、话前景。“‘日昼头’踏破脚板子摸情况,‘黄昏头’磨破嘴皮子讲故事”是攻坚组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为加快进度,紧扣时间节点,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签约工作方案,成立3个攻坚小组进驻台头村(只有该村涉及有证民房),由班子成员亲自挂帅,合力攻坚。多次召开拆迁户动员大会,宣传重点工程政策,将发展机遇。自9月8日正式开始签约工作以来,3个攻坚小组默认开启“5+2”“白加黑”模式,全力攻坚,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在拆迁过程中,面对拆迁户遇到的难题,攻坚组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急拆迁户所急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得知拆迁户中的老人们拆迁后将没有住处,攻坚组主动帮助村里建设腾退房,帮其临时安置,解决后顾之忧……
面对攻坚组的种种“暖心”行为,拆迁户感觉到了攻坚组的一颗真心。加上前期的大量宣传,其他三村都陆续完成了政策处理工作。此外,不少台头村拆迁户都表达了对重点工程的支持,同意签约拆迁。在攻坚组的连续攻坚下,剩余摇摆不定的拆迁户也都陆续签约了。
“那段时间,所有攻坚人员几乎天天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晚上抓紧时间找拆迁户谈心,回家自己还要梳理工作。”该负责人说,现在能在时间节点前完成签约工作,大家都很高兴,“这就是基层干部的成就感,虽然很辛苦,但攻克了一个难关,大家依然会元气满满地投入下一个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