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去见龙猫吧!
时隔30年,《龙猫》带着童年记忆回归
“我最爱的,豆豆龙,豆豆龙,豆豆龙,豆豆龙,人人心中都有豆豆龙,童年就永远不会消失。”前日从影院看完《龙猫》回来,这首范晓萱的《豆豆龙》让我单曲循环了一下午。如今,童年的简单快乐,恐怕只能去宫崎骏爷爷的动画片里体会了。
由宫崎骏导演,日高法子、坂本千夏及糸井重里配音的日本动画电影《龙猫》12月14日登陆中国内地院线,在影片30周年之际,《龙猫》能在影院中用更高清的画面、更具意义的剧情重燃经典,唤醒影迷们久违的童心。
羡慕小梅的童年
为了方便妻子草壁靖子养病,草壁达郎决定带着两个女儿草壁五月和草壁梅搬到草壁靖子所在疗养院附近的乡下,父女三人入住了一间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姐妹俩很快发现看似平凡无奇的乡下有很多神奇的事物,无人居住的房屋里能聚能散还能飞的“煤灰”、森林里的小精灵、森林的主人龙猫和笑口常开的猫巴士。
一天,妹妹草壁梅和姐姐草壁五月吵了架之后,便独自出走去找自己生病住院的妈妈,途中却迷了路。姐姐在四处寻找无果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龙猫。善良而温和的龙猫唤来猫巴士,载着姐姐找到了迷路的妹妹,乘着龙猫电车,妹妹把亲手摘的玉米送给了妈妈,希望她早日康复。
经典不可忽视
说起宫崎骏相信只要是看动漫的小伙伴,对他都不陌生吧,而说起他的电影我相信你们更加不会陌生。他所制作的动漫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给我们一种童话的感觉,单纯、美好。
圆滚滚的身躯、毛茸茸的肚子、呆萌可爱的眼神,咧嘴大笑时露出一颗颗整齐方正的牙齿,趴在它软软的肚子上,犹如躺在弹跳力十足的蹦蹦床。这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笔下那只让无数动漫迷无比喜爱的“龙猫”。
《龙猫》的剧情并不复杂,它主要讲述一位父亲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乡下的房子,在那里,小女孩很快发现了很多神奇的事物,其中包括这片森林的主人龙猫。影片画风纯粹而简单,森林里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满是蝌蚪的清澈河流,人们骑着自行车路过绿油油的田野,沁人心脾的田园风光让都市的观众充满向往。
《龙猫》偏少儿化,尽管情节简单,但挡不住的温情和纯真依然击中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30年来,龙猫一直是观众内心童真的象征,这只陪伴两个小女孩度过母亲生病这段最难熬的时光的“萌宠”,一直陪伴着观众,让他们相信悲伤的时光里也会有希望的微光。
可以说,《龙猫》是宫崎骏动画中最单纯的一部。它不像《千与千寻》中花团锦簇式集中众多日本传统文化并有着深刻的故事隐喻,不像《幽灵公主》中城池破坏、森林被毁,不像《哈尔的移动城堡》里战争惨烈、满目疮痍,也不像《风之谷》对工业科技的反思,更不像《起风了》那般洋溢着反战情绪。总之,《龙猫》没有融入宫崎骏式的对战争的厌恶,对科技进步的抵触以及对文化文明的反思,有的只是对自然的亲近,对动物的喜爱,对亲情的眷恋和对童年的向往。
网友短评
Das:下雨天,龙猫撑着伞,突然有树梢积累的大颗水珠滴下来发出砰的声响,它很开心,很喜欢那个声音,就跳起来震得树上雨水纷纷落下。30年过去,这个永恒的夏日童话依然纯真得令人泪下,提醒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如今的我,想必已经再也看不到龙猫和猫巴士了吧。
几笔相思入了画:看完后感觉整个世界都美好了很多,这种直戳人心的温暖与感动,不禁让人回想起童年那斑驳灿烂的时光,虽然早已渐去渐远,却依旧在深藏心底某个最柔软的角落,永远无法抹去。
冰红深蓝:宫崎骏最纯净无邪、恬淡温情的一部作品。没有反角、猜忌、冲突与灾难,即便是“鬼屋”、密林、神怪也都浸染着童趣可人之色。呆萌的龙猫,喜欢水珠落在雨伞上的声音,乘着陀螺起飞,催种子发芽,在树梢上吹橡子。煤炭精灵同《千与千寻》、十脚猫巴士与老鼠车灯。母亲的病也不致命,一切都很美好。
流儿:很久之后才知道豆豆龙的歌词唱的是龙猫。小时候最爱千与千寻,长大了才发现龙猫里的童年和成长可能更珍贵。很简单的乡村生活,母亲病了妹妹丢了的着急,龙猫的神奇列车,奇幻的温暖心灵。千寻是坚持初心,龙猫是家人的温暖,童年天真浪漫,真的很美好啊。
(李心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