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攀树运动课”
不只折射童年的缺失
■高振千
日前,成都大学2016级休闲体育专业专选班开设了“攀树运动课”,并于去年底第一次开始授课,课程一共24学时,有19名学生参加,其中包括4名女生。据该课程授课老师表示,相比厦门大学于2012年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开设的攀树选修课程,成都大学首次开设的“攀树运动课”成为一门专业选修课,顺应了休闲体育发展趋势,把新兴的、社会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纳入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不止一次在新闻中看到,有大学将爬树列入学校体育课的选修课程。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总觉得有些好笑。不就是爬爬树,非常小儿科的事情,现在居然被作为大学体育课程,还煞有介事地包装为“攀树运动课”。开课前学生“全副武装”,老师亲自检测,以防树枝突然断裂。这门课程还会进行一定考核,期末将对学生穿戴、器材安装、绳结、技术等综合考评。如此隆重推出的大学课程竟然就是为了教学生爬树!
想必许多过来人,小时候没少爬过树。山上山下、房前屋后,不论城市,还是乡村都会种许多树和竹。几乎不用别人来教,就和小伙伴一起出来玩玩,爬树很快就学会。器材、方法非常简单,拿来稻杆搓一根不长的绳子,或者从哪里弄一段麻绳,根据树干、竹子的直径大小打上死结,套在脚上,就能手脚并用爬树、爬竹子。可以说,基本上属于无师自通,就能抱住树和竹子上上下下地爬得欢了,有时候小伙伴之间还开展高度和速度的比赛。不知道如今的大学生童年都干什么去了,反而长大成年了还要去学爬树。
都成年上大学了,还要玩小时候的爬树游戏,还要包装成一本正经的专业课程,难怪有人说,现在有的大学常常在教学幼儿园和小学的东西。这样具有户外、自然、高空特性的“攀树运动课”要学什么?锻炼胆量、灵活、体力,还是加强运动提高体质,抑或为所谓的休闲体育?把惊险刺激、贴近自然的攀树项目纳入学校课堂中去,推广攀树运动,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猎奇、探险、挑战、自由等心理吗?或者将来去户外运动公司担任教练或职业攀树师?
如今,当看到有的青春年少的学生,带着希望与渴求,带着父母的嘱托与期待,来到大学学完了某个专业,毕业后却在人才市场处处碰壁,连工作都找不到,连自己都养活不起。一些大学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学校开设的专业到底对不对得起学生的学费?学校的课程到底对不对得起学子四年宝贵的青春?大学的良心、灵魂和底线又何在?
连“爬树”都被包装为大学“攀树运动课”,折射的就不只是童年的缺失,更是一些大学教学的浅薄。看来该拷问孩子的童年和教育究竟哪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