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坚守岗位
他们是最美“敬业福”
■记者 李心如 欧苗苗 钱枫枫 黄君君 孙文静 蔡玲玲 通讯员 吴可可 缪晨旭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忙碌一年的人们都盼望和亲人团聚,守岁迎新。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依然要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付出是为了让城市秩序井然”、“让更多人安心过年”……正是因为他们的守护,这个春节格外温暖、祥和。
春节期间,记者走近这群普通的劳动者,记录下他们忙碌的点点滴滴。
除夕夜,一刻不停闲
除夕晚,袁峰和交警马屿中队的5位同事一起值班,这是他从警9年以来第9个无法回山东老家过年的春节。
从除夕夜开始,就有不少市民前往圣井山祈福。袁峰和同事们的特殊除夕夜也就此拉开帷幕。“往年的山路只有一条,市民行车上山下山都从这条路走,极易发生拥堵,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这条山路上来回跑,不是疏导交通就是处理事故,一刻不得闲。”袁峰说,“如今山上又修了一条路,市民上山走一条,下山走另一条,道路顺畅了很多,但是这一晚我们也没闲着,一直在山路上转悠着。”这样的工作不停歇,一直忙过了正月初一的清晨。上午越来越多的车辆往圣井山上涌来,直到中队长吴金荣前来交接班,袁峰才放心地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休息。
袁峰是山东人,爱人也是山东人,但在台州工作。往年,这对夫妻不是在瑞安过年,就是在台州过。袁峰告诉记者,正月他早已准备好年货,正月初三前往台州与妻子孩子相聚。正月初五,轮到他值班,与妻儿的短暂相聚后,他还得往瑞安赶。
预防和处理交通事故就是袁峰日常工作内容。“春运期间,扫墓、祈福的市民多,车流量大,交通事故可能会比平时多,工作量也更大。”他说,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工作更忙,除了自己,其他的同事也是这样。
默默守护一方平安
作为一名消防员,职业注定了他们与家人聚少离多。
在瑞安消防中队,吴涛平,一位来自江西的30岁小伙子,干净帅气,身穿2018年消防系统改制后的蓝色新制服,一脸温和安静。他说,今年是他在中队的第11年,身为抢险救援班班长,负担最急难险重的任务。在每一场灾难降临的时刻,他不但要和队友们一起消除灾难,降低损失,还要保证群众的安全。
“或许在别人看来,除夕的烟花五彩缤纷,可对于消防员来说,烟花是引起火灾的最大隐患。每当别人伴着农历新年的钟声入睡时,我们却得高度戒备,几乎整宿不能合眼。”吴涛平说。
除夕当天,不少消防员陆陆续续回家了。吴涛平带着其他队友开始24小时坚守岗位,默默守护一方平安。想到今年春节不能回家过年,思乡之情不禁流露,吴涛平一边检查消防器材,一边说:“我们每年春节都是轮岗值班,去年春节,正好赶上老婆生孩子,今年没办法参加儿子的周岁宴,没办法照顾家中老人,遗憾的事很多,只能通过电话或微信匆匆给家人拜年。虽然心中歉疚,但我必须坚守岗位,这是我的任务和责任。”
春节期间每晚19时多,吴涛平就组织人员开着消防车,在瑞安外滩、吾悦广场等重要地段或商场周边巡逻,直至凌晨一二时才回来。当出警警报响起时,十几名消防员迅速冲到车库,换衣服、拿装备、登车,动作一气呵成。据悉,除夕至正月初六,瑞安消防中队共接警30多起。
在坚守岗位之余,消防员们相聚一起打篮球,他负责做饭烧菜。吴涛平调侃说,队里的厨师休假回家了,队员们厨艺不怎么样,但大家都吃得开心。来自全国各地,陕西、宁波、云南……相聚一起坚守岗位,在坚守中过春节。
已在岗位上度过17个春节
正月初一清晨5时,猪年新春的钟声似乎还在耳边回荡,环卫工人王阿姨却已告别温暖的被窝,顶着寒风,来到安阳路仲容路路口至陈虬路路口清扫道路。这是她在环卫岗位上度过的第17个春节。
王阿姨今年55岁,两口子都是环卫工人,来自安徽阜阳,来瑞安当环卫工人已经17年。如今,夫妻俩负责同一个路段的交接班,每天都在交接班时互相陪伴着再多工作一会儿。
“春节的环卫工作不算累,店铺都休息了,学生放假了,也没什么落叶,这个路段放鞭炮的人也少。就是天气挺冷的,工作时间也比较长,一直待在外面。”王阿姨说,她负责的这个路段有安阳实验小学和安阳实验中学两个学校,正式开学后就要忙碌起来了,附近小吃店特别多,每天清扫压力可不小。
王阿姨一共有3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在安徽老家,儿子在瑞安开扫地车。原本王阿姨的儿媳妇也在瑞安,因为孩子要上小学,这才带着孩子回安徽老家了。“如果我们都回去过年的话,路面谁来打扫呢?一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吃顿饭就算是过年了。”王阿姨说,他们两口子这17年来都没有回去过年,距离上一次回老家也有五六年了,还是平日里请了假回去的。
话一说完,王阿姨两口子又拿起扫把仔仔细细地清理路面。
这两天常有人对我说“辛苦了”
52岁的郑银聚是我市最早的一批公交车驾驶员之一,自1991年我市首批公交车投用,他就成了公交车 “掌舵者”。今年是他坚守岗位的第28个春节。“外地司机回家过年了,我是本地人,理应承担起责任。”他说。
正月初二,郑银聚驾驶的3路公交车要在6时15分发车,他提前一个小时起床,早早来到公交总站。在检查车辆状况,确认正常后,他开始了一天的行程。
从瑞安公交总站到终点莘塍四坦村,全程约13公里,郑银聚平常一天得开七八个来回,除夕到正月初二,夜班线取消,他可以少开一两个来回。
作为公交车司机,他最为烦恼的就是路阻,既耽误行程,又惹来乘客埋怨。“春节期间市区车少,路通畅,难得开得轻松。”郑银聚说。
相比前些年,郑银聚觉得乘客素质更高了。“以前春节期间总会碰到几个醉汉,一言不合就开骂,司机压力很大。现在就不一样了,时常有人会跟我们说‘谢谢’,这两天常有人对我说‘辛苦了’。”
春节期间,乘客并不比平时少,且多为走亲访友,或上山祭拜祖先,因此,携带的东西不少。郑银聚更得“眼观八方”。“水桶里是什么东西?危险品不能带上车的。”看到一女乘客携带着红色水桶上车,郑银聚赶紧提醒。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像郑银聚这样的公交车司机却因为工作原因无法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他说:“这么多年,亲戚朋友也理解、体谅我,要是有聚会也会先问过我,尽量安排在我休息时间。”
开了近30年公交车,他一路见证了瑞安的发展。他说:“就拿公交车来说,以前很多是二手客车,现在都是新车,新能源公交车也越来越多。”
当天中午,郑银聚驾车回到瑞安公交总站,匆匆赶到食堂扒了两口饭。不到10分钟,他又坐上了驾驶位,开始了自己的行程。
除夕卖出百来只鸡鸭
除夕哪里最热闹?哪里最有年味?莫过于菜市场了。大清早,安阳菜市场里便人声鼎沸,叫卖声、手机支付声此起彼伏,几乎每个摊子前都挤满了人,大家都希望起个大早买到最新鲜的食材。
在活禽售卖区,40多岁的潘大姐早就忙活开了。潘大姐是上望人,祖辈卖了60多年鸡鸭,她在这里也开了20多年店,几乎全年无休。作为第一批进驻安阳菜市场的摊贩,她见证了这里的变迁,可谓名副其实的老字号。
“无鸡不成宴”,鸡自然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主角之一。正在排队挑本地鸡的张大妈说,孙辈们读书忙,又住得远,难得才回来吃顿饭,每次都匆匆忙忙。这不,一大早来买只本地鸡早点炖上。鸡翅给在外读大学的孙女吃,希望她越飞越高;鸡冠留给马上要读高中的孙子吃,希望他读书要早起不迟到;鸡腿就留给最贪吃的小外孙。一只鸡被张大妈安排得明明白白,就不知道年夜饭时会不会被一抢而空。
“这鸡是我挑的,千万别切,清理干净就行,我要的就是整鸡。”人群中突然有男子急切喊着,潘大姐收起快要落刀的那只手,与男子相视一笑,恍然大悟,又点点头。原来,这鸡是要留着做过年饭的,整鸡表示团团圆圆。
潘大姐说,鸡嘛,机会机会,大吉大利,过年餐桌哪能少得了。
从凌晨5时开市到收摊,这一天潘大姐的摊子卖了百来只鸡鸭,哪怕家里特地来人一起帮忙,她也忙得连喝水的空隙都没有。她说,今年还多亏了手机扫码支付,省去了找零钱的琐碎步骤,省了一个人工,干起活来更利索了。
“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在菜市场,过年气氛还是很热烈。”潘大姐边说边切鸡,手起刀落很是麻利。
一声“新年快乐”让我心里暖暖
陈晓东是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外科医生,在医院工作6年以来,至少有3年的除夕夜或正月初一夜是在医院的急诊室里度过。对于除夕夜里这样一个“正常”的值班,陈晓东和他的家人已经习以为常。
夜里23时,陈晓东准时出现在急诊室的办公室。到正月初一早上7时之前,和陈晓东共同值班的,还有急诊室的外科医生黄晓安,以及多位护士。
“刚上班,有人开玩笑说值班的同事们要拉个群,过了零点就开始发红包抢红包。可是一忙起来,大家全忘了这事。”想要为这个特殊的值班夜搞一点新年的氛围,最终还是淹没在工作中了。
刚上班没多久,陈晓东就接待了一位便血头晕摔倒在厕所里的患者。经过多方会诊,患者属于消化道出血头晕摔倒。经过紧急处置,患者被转到内科继续诊疗。这边刚处理完,急诊室又来了位醉酒神志不清且遭受殴打致骨折的患者……患者一个接一个,医生和护士们井然有序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新年的烟花鞭炮声和祝福声仿佛与他们没有一点关系。
最让陈晓东感动的是,来自患者家属的新年问好。正月初一凌晨4时,急诊室里来了一位被子女搀扶着的老人。老人因肚子痛、头晕不舒服而赶来医院。经过测量,老人的收缩压高达200多mmHg。陈晓东立即给老人开了口服降压药,又给老人做了系列检查,确定没问题后,老人的血压也降到正常值了,腹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基本缓解。一家人都很开心,不停地道谢,临走时还不忘跟他们说:“你们辛苦了,祝新年快乐!”
“坚守是值得的。”陈晓东说。同时,他非常感谢配合默契的护士们,大家的里应外合让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除夕当晚,外科急诊室共接待了20多位患者,虽然没有遇上急救的心肺复苏病例,也让急诊室忙得不可开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