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外循环
使用有“门道”
学习正确使用汽车的内、外循环,对于司机们来说也是一门必要的功课。如果不了解内、外循环系统的使用,不仅影响车内环境,还可能影响行车的安全性。
在驾车过程中,很多司机习惯紧闭车窗,但是经常这样开车会发现,在城里行车时,车里常常充满汽车尾气的味道;而在空旷的道路或高速路上行驶时,却感到头晕胸闷。这都是因为司机在行车过程中,没有正确使用车辆内、外循环引起的。
外循环补充新鲜空气,内循环阻隔污浊气体
车辆通过开启和关闭风扇,实现外循环和内循环两种使用状态。外循环状态是利用风机将车外的空气抽吸到车内,此时车外与车内的气道是流通的,风扇打出的风来自车外,用于补充车内的新鲜空气。有时觉得关了风扇还是有风,就是因为车辆默认设置了外循环。在城里行车遇到拥堵的情形时,车内会充满尾气味,这就是由开启外循环造成的。
内循环状态则是关闭车内外的气流通道,开风机时吸入的气流也仅来自车内,形成的是车辆内部的气流循环,主要用于需要阻止外部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时。比如,车辆行驶通过烟雾、扬尘、异味区域,或车辆密集行驶时,阻挡前车排出的有害尾气。此外,内循环还有保温的作用。
高速用外循环,堵车用内循环
在高速行车时,时间长了会觉得车内空气浑浊,人不舒服,但是又不能开窗,就应该利用外循环送点清风进来。而在上下班高峰期的堵车路段,尤其是在隧道内,应尽量使用内循环。当恢复正常匀速行驶时,就应开启外循环状态。
冬天如果感觉送暖风太热,可关掉风机,打开外循环,既能保持车内温度,又补充了新鲜空气,感觉会更舒适。但如果开空调是为了降低车内温度,此时就不要开外循环,可隔段时间开一下外循环,补充新鲜空气。有人在夏天用空调老抱怨制冷效果不好,其实是一不小心设置成了外循环状态,车外的热空气源源不断流进车内,温度当然就降不下来。所以,想要空调制冷效果好,就要设置为内循环状态。
另外,平时停车时最好也设置成内循环状态。因为车辆处于外循环状态时,风刮起的灰尘更容易进入车内,将使车内的灰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