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气温36.4℃,最低气温-1.7℃,梅汛期只有19天
2018年你经历过的风雨渴望过的阳光都在这里
■记者 蔡玲玲 通讯员 陈洋洋/文 特约记者 陈立波/图
伴着湿冷的阴雨天,新春开工的你是不是特别盼望温暖如春的日子早些到来?一年四季,春华秋实,这些季节的轮回和万物生长的规律都没有变。但实际上,今年的冬天一定不同于去年的冬天。去年的春天也不同于往年的春天。这些,气象台都有记录。日前发布的《2018年瑞安市气候影响评价》,为大家总结了2018年你经历过的风雨、渴望过的阳光以及你可能未曾察觉的天气小变化。
这是最温暖的春天
平均气温19℃
去年我市平均气温19.4℃,比往年偏高1.1℃,是瑞安气象站建站以来(1959年)第二高的年份。去年的春天来得也比往年早,入春时间为2月25日,比往年偏早18天。同时,这也是建站以来最温暖的一个春天,平均气温19℃,较往年偏高2.8℃,其中5月平均气温24℃,创下新高。
实际上,除了2月和10月,去年其他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均高于往年。年内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有7天,其中6月有1天、7月有3天、8月有3天,比往年平均偏多3.1天。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4℃,出现在7月29日。受到高温天气影响,去年我市7、8两月供电量分别为7.61亿度和7.34亿度,平均负荷功率分别为89.1万千瓦和80.8万千瓦。
与山区相比,我市城区及东部沿海一带气温最高,这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中部半山区一带次之,山区随海拔高度增加气温递减。
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测算,2018年是地球有史以来第四最高温的年份。虽然由于拉尼娜现象,即太平洋东部异常变冷的自然降温,2018年气温上升没那么快,但如果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仍继续,今年可能比2018年更热。
1月底至2月初最冷
平均气温偏低0.1℃
还记得去年冬天眼巴巴盼着雪花来临的情形吗?在市区你只能看到雨夹雪,积雪只出现在我市高山地区。去年冬季(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我市平均气温9.4℃,较往年偏低0.1℃。
去年1月24日至31日,我市受较强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出现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山区有雪,中东部地区有雨夹雪。湖岭、芳庄部分高山地区出现积雪和道路结冰。
2月初冷空气活动仍旧频繁,其中,2月4日至7日,全市大部分地区最低温低至零下。最冷的一天是2月6日,市区最低气温只有-1.7℃。低温天气影响了全市的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生长,受灾面积近5000亩,马屿、陶山、高楼大棚茄子、番茄、丝瓜等果蔬受冻约1000多亩。
我们渴望冬天飘起美丽的雪花,可是低温也会给农作物带来伤害。极端的气候,实在是美丽而残酷的矛盾体啊。
不像梅雨季的梅雨
比往年偏少11天
说到雨水,自然离不开梅雨季。去年6月19日,我市进入梅汛期雨季,比往年偏晚9天,7月8日出梅,梅雨期19天,比往年偏少11天。
我市进入梅汛期雨季以来,城区累计降水量144.5毫米,较往年同期偏少。这是由于去年大气环流形势异常,梅雨期间副热带高压不稳定,导致梅雨并不典型。
尽管如此,与去年整年相比,6月份的降水量仍是最多的。去年,我市降水量为1583.2毫米,较往年略偏少;其中,6月降水量最多,达331.2毫米,12月份降水量最少,只有18.9毫米。年最长持续降水日数为11天,为5月27日至6月6日。
台风“玛莉亚”最凶猛
携狂风暴雨而来
台风是我市的一位常客。夏天时,我们渴望台风送来清凉,但不希望它威力过于凶猛而带来灾害。还好,去年影响过我市的台风,都比较“温柔”,比如第10号台风“安比”、第14号台风“摩羯”、第22号台风“山竹”。对我市造成危害最大的,只有第8号台风“玛莉亚”。
“玛莉亚”携狂风暴雨而来,影响了我市正处于灌浆成熟期的早稻和即将采摘的瓜果。这次台风给我市的农业带来严重损失。据市防汛办统计,此次台风过程总计受灾面积12000亩,其中粮食作物9000亩,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130万元;受灾乡镇10个,受灾人口58409人,转移人口37698人;供电中断5条次,通讯中断3条次;损坏堤防2处,堤防决口1处。直接经济损失约3966万元。
此外,受“玛莉亚”影响,全市累计有10条公路交通中断或关闭,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
据统计,去年我市早稻种植面积76590亩,比2017年增加516亩,增幅0.7%,但是受天气因素影响,早稻平均单产332.4公斤,比2017年减少29.1公斤,减幅8%;总产25459吨,比2017年减少2041吨,减幅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