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每一个孩子
做最好的自己

    让每一个孩子

    做最好的自己

    ■高振千

    “我自己觉得,真正的教育是我们要想办法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1月13日,“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在海南三亚举行,今年9月退休之后将回归教育事业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发表演讲。

    “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出身的马云,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的演讲中一再强调自己这朴实的教育观,并且作为自己投资创办的“云谷公学”的办学理念和使命。马云之所以反复提出并坚持这个教育理念,是他曾经身为教师的领悟,还融入他几十年来的切身体会,“希望每一个孩子都真正成为一个‘人’,让他们阳光,让他们有正能量,让他们对未来有信心,还要让他们乐观地面对失败、面对挫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只要是健康的,都应该发扬光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商、情商,由于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不同,也各有长处和侧重,这些都需要好好地呵护和培养。真正的教育就是发现孩子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强项,予以鼓励、引导、启发,帮助孩子发挥自己最强的地方,终极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因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班级授课制方式是标准化、流水线、规模化的,讲求教学效率和统一答案,特别是中高考的“一卷定终生”,只能让孩子规规矩矩地追升学考试分数,不敢有其他更多的想法。幼儿园、小学相对宽松,课内外可以有“琴棋书画”之类的兴趣爱好学习,到初中、高中就让位于升学考试的科目,更不用说发展鲜明的个性和闪光的强项。

    当下,判断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一个孩子是否找到自己的强项并提升,而是这个孩子是否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相反,孩子是否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热爱探索,是否拥有了学习能力、想象能力和思辨能力,往往被忽略不计。应试教育之下,孩子教学所接受的知识是有了,可是常常缺少文化和尝试,自我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更得不到足够的教育尊重,最终也就难以做到最好的自己,又何谈未来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恰如其分的因材施教唤醒孩子的天赋和强项,每个孩子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从而实现自己的最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有话说
   第00007版:广告
   第00008版:学周刊
群众的需要就是第一信号
让每一个孩子
做最好的自己
严禁使用APP
布置作业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6 让每一个孩子
做最好的自己
2019-2-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