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2015年,经常有人问梁锋,“你做公益,是不是有什么好处?我不相信没有,除非你家里有矿,不然没人会去做这些。”面对这些质疑,梁锋决定变革,这是“黑眼睛”团队的第三次变革。这一年,梁锋决定走出去看看,他自费去北上广、港澳台、各大高校学习。一路走一路看,他恍然大悟,原来公益也有专业化,需要智慧与方法。

    回来后,梁锋将“黑眼睛”义工队更名为瑞安市黑眼睛公益发展中心,并以公益专业化、规范化和专职化为目标。

    他说,专业化,就是要充分学习专业的助人知识,提升助人者的业务服务水平,用智慧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团队人员积极考取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规范化,公益机构的规范是机构发展的根本,尤其是财务和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决定着公益机构发展之路的长远。

    “当年,我们首次邀请专业人士来做审计报告。很多人觉得这笔钱没花在刀刃上,很不理解。但一番操作下来,非常有效且有必要,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我们用两年的时间通过中国社会组织最高规范等级评估,成为5A级社会组织。”梁锋说。

    大多数公益组织有这么一个现象,“铁打的公益服务,流水的志愿者”。很多志愿者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参加服务,经常会在时间精力上与公益服务产生冲突。同时,也因没有任何收入保障长期组织、策划、开展公益服务的核心人员,导致他们因为生计问题不能坚持,被迫离开公益团队,致使公益服务的成效受到极大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

    梁锋觉得,不能拿自己的个人标准去要求别人和他一样,没有收入全身心投入公益服务。真的只有“家里有矿”的人才能做公益吗?怎么办?专职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有爱心且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提供合理的报酬,让公益成为一种事业,而且还能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何乐而不为?

    当然,变革会痛,需要付出代价。因为梁锋提出的新理念得不到团队里所有人员的支持,大部分人开始质疑其公益的“纯洁性”,纷纷选择离开,团队再次四分五裂。

    梁锋又一次顶住压力,在没人没钱的时候,自己全职投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黑眼睛”终于聘请到了第一位大学生作为专职公益服务人员,负责组织、策划、开展、跟进公益服务具体实施等工作。“黑眼睛”没有多余的钱发薪酬,梁锋说,由他来承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黑眼睛”得到了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的支持,每年资助5至6万元的费用,为“黑眼睛”解决基本开销,以更好地投身公益事业。如今,“黑眼睛”已走上了相对健康的发展道路,部分资金也得到了政府、基金会的支持。包括梁锋在内,“黑眼睛”已经有5位专职社工全身心投入公益服务。

    从事公益至今,“黑眼睛”创造了很多社会价值,但是梁锋一直有一句“对不起”埋在心底未对家人说出。“我亏欠家人的太多了。”梁锋说,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也不怎么好,社会的误解也导致家人有压力。

    2019年,“黑眼睛”团队迈入专职公益的第5年,梁锋还在探寻更广阔更有效的公益之路,也在默默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公益接班人,更在想方设法弥补10年来亏欠家人的许许多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经信之窗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瑞安企业家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车周刊
   第00008版:车周刊
梁锋:10年摸爬滚打的公益路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4 无标题 2019-2-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