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云江潮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土的味道

    泥土的味道

    ■余盛强

    也许我自小在农村长大的缘故,对泥土自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以前,在瑞安日报社、发改局工作时,每逢天气晴好,总喜欢到乡间转转,深吸一口新鲜湿润的空气,会觉得空气中都带有泥土的清香。草木吐绿,鸟儿欢畅,万物勃勃生机,让置身其中的人有种神清气爽、身心俱醉的感觉。

    我甚至脱掉鞋袜,光着脚丫,像个顽童从松软的泥地里一深一浅地踩过去,让泥土轻轻抚摸脚掌。那一块孕育着无数生命的种子、松软的泥土都充满自然的灵性,充满了温情。

    也许只有经历过耕耘,才会对泥土情怀难舍和依恋。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父亲大半辈子都与泥土打交道,是个种田的能手。在父亲的眼中,泥土是养育万物的根本,需要用生命的汗水真情浇灌。

    我忘不了,20多年前父亲在田里辛勤劳作,我给他送饭的情景。俯身干活的父亲衣服上、腿上沾满了泥巴,我偶尔会下地帮一点忙,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偷懒,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垛上望着蓝天白云,或者尽情地玩着泥巴,呆到太阳落山,才跟着父亲收工回家。

    忘不了,那年秋游,我跟同学们跋涉十多公里到下垟滩涂,席地而坐在白杨树下的泥地里,以天为帐,生灶做饭,熏出的浓烟将我们闹了大花脸。兴奋时,不由自主地声嘶力竭地吆喝几声,四野响应,余味悠长。

    忘不了,那凉风爽爽的秋天,我跟隔壁小伙伴到下垟田中捉蟹,到海涂中摸钉螺,双手沾满了泥巴,收获满满。归途中与拦截我们的菜贩讨价还价,将编织袋中的蟹儿、钉螺卖了个“好价钱”。

    ……

    没错,童年、少年时代,就是如此地在泥土中摸爬滚打的,至今身上浑身都透着那泥土的气息。虽然身处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汽油和浮尘难免使人迟钝和沉沦,内心深处仍然向着“诗和远方”,冥顽不化地牢记乡土的岁月,那不息的乡情就在身边。我想去乡镇看看,闻一闻泥土的气息,用笔刻画乡土中的点点滴滴。

    于是,我到了瑞安最西部的乡镇,角色转变成了乡镇干部。诚然,乡镇工作确实没有城市生活那么绚丽多彩,路途漫长、工作繁琐、辛苦疲惫、责任重大,没有想象中的“诗和远方”。然而正因为乡镇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长时间地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

    因了融在骨子里深处的企盼和追求,我不愿意将自己锁在办公室,喜欢上山下乡,走近群众,倾听他们的酸甜苦辣,每每总有很多的收获。当自己的每一个脚步踏上松软的泥土时总觉得踏实无比,当为群众办了一点点实事时,他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总是充满欣慰。我只在乎做我坚持的事情,也许这就是。

    乡村的房前屋后皆见泥土,冬去春来,铁犁翻开新土,每一块泥土染满了绿,温暖着宁静的乡村。我能感觉到泥土的体温和脉动,闻到泥土的芳香。伫立在田头,亲眼看见阿婆一锄锄认真地锄着泥土,把所有的欣慰写在眼角纵横交错的岁月中。我说“阿婆,你的菜不错”,阿婆马上采摘了一棵给我,说经过霜的菜才好吃,尝尝吧。

    夕阳余辉下,龙树村独坐在老屋门口的老人,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深处。这座村子几乎成为空壳村,但老人夫妇仍然倔强地守候在几间老屋,当然陪同他们还有一条小黑狗,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猫。他们尽着自己余力,默默地耕耘这片土地。

    他们是一心一意地守护着这块土地的,对泥土的眷恋,也许我们永远无法体会的。也难怪,常年在外的游子,一旦捧起家乡的泥土就会泪流满面,如著名作家贾平凹就曾情不自禁地将家乡的泥土放在嘴里细细咀嚼。我想,不管在外事业做得多么大,心底的那份柔情,却始终惦记家乡泥土的味道。因为,那里有跑不够的泥地,那里有我们年少时经常闻见的泥土馨香。那里也有曾经的童年,有我们的回忆。泥土依然在心底那一片角落默默地注视着我们。

    泥土是伟大的,看似面目丑陋,尽管卑微,毫不起眼,但世上大部分生灵因泥土而生。而我们活得要像一株倔强的植物,把根扎在泥土里,贪婪地吸吮着甘泉,向着阳光和天空的方向,努力向上生长,来日枝繁叶茂,长出最美丽的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云江潮
泥土的味道
西北行
故乡
春天,有一只蚊子,在暗处潜伏
瑞安话里的海洋味
螃蟹
狗狗不可貌相
小柳树的选择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4 泥土的味道 2019-3-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