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二季空中旅程再度起航
首站从浙江启幕
3月3日晚,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在央视综合(CCTV-1)、纪录频道(CCTV-9)等多频道开播。纪录片《航拍中国》的拍摄,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飞行航时最多的空中拍摄行动。
新开播的第二季,拍摄制作耗时两年。本季延续第一季“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选取了浙江、四川、内蒙古、甘肃、广东、福建、江苏七个省区,开启高空视角,带大家发现前所未见中国。
空中旅程再度起航
《航拍中国》将镜头聚焦七省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人文和社会发展等内容,用宏观鸟瞰与微观关注相结合的影像语言,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彰显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揭秘“中国奇迹”背后的创新动力,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古老文明和崭新风貌。
《航拍中国》第二季首站,从浙江启幕,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我们熟悉的自然、人文风景以及城市亮相。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一条曲折的大江,将这块土地划分为东部与西部,起伏的山脉从西南向东北绵延伸展,版图的东部,是繁星般的海岛和曲折的海岸。在首集中,《航拍中国》的旅程从跨越海湾的大桥开始,在群岛中去探访一段遥远的记忆,穿越岛链,探寻古老的港区,向南,和一场盛大的节日相聚……
一集50分钟的片长,镜头对准了西湖、钱江新城、西溪湿地、杭州湾跨海大桥、普陀山、宁波舟山港、象山、南麂岛、台州府城、雁荡山、茗岙梯田、千岛湖、富春江、永安山滑翔伞基地、钱塘江、义乌、遂昌茶园、江郎山、天目山、杭嘉湖平原、乌镇、雪窦寺大佛、绍兴、天姥山、天台山。
温州的镜头中讲到了我们熟悉的景物。亿万年的地质运动,造就了温州雁荡山的轮廓,其后,更为复杂的自然因素,雕琢出山峦的眉眼;楠溪江,号称有36湾72滩。公元422年,官场失意的太守谢灵运,将此地的风光写入诗歌,其留存至今的20余首古诗,开创为中国山水诗派创作的先河;石桅岩,这块高度306米、通体浅红色的巨石,被包裹在9座峰峦之间。远远看去,像一根巨大的桅杆;在永嘉,一座800多米的高山被这里的人们不断开垦,最终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梯田——茗岙梯田。
第二季的拍摄手法更具科技感
《航拍中国》第一季于2017年播出以来,累计电视播出500多次,观众规模超过3亿,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亮丽名片。
为了呈现更广阔空间的绚丽景观,第二季节目还首次利用卫星采集数据,通过卫星影像辅以后期处理,用更为宏观、新奇的视野为观众呈现卫星视角下的美丽中国。在卫星影像的呈现下,平原和水系像美丽的叶脉一样清晰可见。
根据不同拍摄内容,摄制组有针对性地使用载人机和无人机拍摄,将镜头拉高到人们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此外,摄制组还采用无人机、载人机和轨道卫星进行多层次影像呈现;首次使用VR摄影机在平面影像上进行特效呈现;采用了一镜到底场景飞行拍摄等手法。据悉,《航拍中国》第二季在一年的拍摄时间里,先后动用了12架载人直升机、70多架无人机,总航程达到20多万公里。
在镜头表达上,《航拍中国》第二季对航拍手法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片透过各地不同的地理地貌、动物迁徙、植被变化和人文活动,从空中展现风格各异的“大、美、奇、变”。
此外,《航拍中国》不仅是对自然、历史和人文之美的展现,也是对新时代的赞颂。
在自然景观之外,《航拍中国》第二季主创团队透过镜头着重描绘出当今的生活图景,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该片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在高精尖科技领域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相信会让观众惊喜、赞叹和感动。 (杨微微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