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更响亮 正能量更强劲
——2018瑞安宣传思想文化“追梦录”
■记者 张洵煜
一座城市的活力从哪来?老百姓的文艺范儿生活告诉你:文化产业和文化精品的蓬勃发展让他们歆享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盛宴。
一家发展到两百余家需要多长时间?文化礼堂建设实践告诉你:6年努力铸就265座“文化地标”,成为广大群众的精神家园。
一种风尚的培育难不难?“最美瑞安人”告诉你: “最美”由“盆景”变为“风景”再到“风尚”的背后,是道德文明的春风化雨。
回首2018年的瑞城,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瑞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以奋楫争先的姿态,滋润着瑞安的精神气质。
翻阅过去一年的瑞安宣传思想文化“追梦录”,它承载着瑞安宣传工作者的最美芳华和独具特色的“瑞安故事”,厚重而精致。
“理论之树”+“活动之果”
文化沃土滋养坚定的文化自信
高度的文化自觉能涵养坚定的文化自信。过去一年,瑞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迈出坚定的文化自信步伐。
开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活动26次,编发《理论学习参阅》13期,开展“玉海讲坛”系列公益讲座29场,社科“三系五进”活动百余场, 开设“玉海文史”栏目,推送28篇文章,阅读量累计超10万……数字的背后,学习新思想的热切如潮般涌动。
去年,人民日报刊发市委书记陈胜峰署名文章《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积极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治理之道)》,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走进各镇街、村居、部门,不断掀起理论学习热潮,并将中央、省市委等重大决策带进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坎。
灌溉理论之树,系列活动硕果纷纷落地:去年10月,瑞安先贤与近现代中国——浙江省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分论坛活动在瑞安举行(如图)。众学者汇聚一堂,缅怀瑞安先贤,挖掘、提炼瑞安文化思想精髓,为提升瑞安文化软实力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道德滋养。
过去一年,重大主题报道声势浩大。精心策划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中心工作及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开设各类专题专栏30余个,瑞安亮点工作在国家、省、温州市级媒体上累计刊播相关报道3800余篇(条)。开展“至美瑞安行”中新社主题采访活动,推出《瑞安“大管家”陈胜峰:文化让“东瓯名邑”露出微笑》等10余篇重点报道,阅读量累计超7000万;中央电视台以“文化自信”为主题走访拍摄瑞安玉海楼、孙氏砚下故居等地;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全国十多家网络媒传递瑞安信用好声音;12月,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全国百家媒体,齐聚温州瑞安,参加第五届中国报业新媒体大会暨“美丽中国行”百媒看瑞安大型采风活动,“中国报业协会县市区域新闻实践基地”落户瑞安……开展《瑞网E访谈》2018党政一把手对话网民活动7期。陈胜峰书记做客《温网议事厅》“书记共话乡村振兴”系列特别节目,相关推文获人民日报“人民号”推送,阅读量16万+。
文化产业+文化精品
文化软实力转为发展硬实力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一首《成都》火了玉林路。如今,不用羡慕成都人,咱瑞安人也有了自己特色的公园路,这条450米的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市民必逛的网红“打卡地”。
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能“倾听过去”,更能“触摸现在”。该街区融合传统与创新,呈现晚清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串联老街的历史碎片,打造出一条综合功能街区,还集中布局特色商业、非遗文化展示体验中心、文化创意工坊等,是文化聚集地,也是城市商业中心、人流集散中心。
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成功打造是瑞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去年,瑞安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竞争性评审会上得到专家组一致肯定,并获三年3000万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
另外,“瑞安有戏”主题馆在2018温州国际时尚文博会上斩获11项大奖,获奖数量蝉联各县(市、区)榜首,得到省委常委、时任温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等多位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我市成功举办“乐在山乡礼传八方”温州文博会瑞安分会场,现场成交额达500多万元,意向签约额近2000万元。代表温州市参加2018宁波文博会,获2项大奖,多家企业亮相深圳文博会、长三角国际文博会,文创产品获中宣部文改办巡视员、副主任高书生等领导表扬肯定。高规格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试行)》等政策文本,编制《瑞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19-2021)》,发布“瑞安文产30条”,开发“文创E站”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瑞安市首批成长型文化企业25家,入选温州市第二批成长型文化企业12家、浙江省成长型文化企业1家、2018年度浙江省“文化+互联网”创新企业1家。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市文艺精品同样硕果累累:推进“书香瑞安”十百千工程,建成图书分馆12个、城市书房18家、文化礼堂百姓书屋259个,打造1000个共享书巢。开展全国名作家写瑞安活动,出版《乡愁瑞安》《格致瑞安》《至美瑞安》“瑞安印记书系”。电影《陈传水的村长日子》成功入选浙江省文化精品扶持工程第十三批扶持项目,并顺利开机(如图)。高则诚纪念堂被授予“中华曲文化教育基地”称号,温州首个“浙江省散文学会创作基地”落户曹村,东岙村荣获“浙江省书法村”称号,木活字印刷术登上央视《非遗公开课》。举办“情满云江,华美绽放”2018瑞安市新年音乐会、“跨越时空的歌·中国古典诗词演唱会”等大型文化活动50余场。举办“瑞墨云彩”“翰墨飘香清风相伴”等大型书画展览12场。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市宣传文化队伍不断提升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作战力,打造“三学三堂讲”学习平台,获评2018年温州市“墨香单位”称号,深化“三带三问三帮”活动,建立“三近三转三升”强兵体系,开展文艺界社科界大采风大创作大比拼活动,评选产生第二批瑞安市“四个一批”人才10人,3人获得温州市“四个一批”人才称号,鼓词名家陈春兰获评2018年温州市人文社科领军人才称号。
一村一品+一堂一韵
文化礼堂秀出“乡土style”
60岁的陈老伯是曹村镇东岙村人。最近,他迷上了3D电影,时常在晚饭后去东岙文化礼堂的百姓视听室里看电影。“不用去市区,家门口就能看上新潮的3D电影,真过瘾!”陈老伯欢快地说,新建的文化礼堂配备了3D电影院,可容纳60余人,每天晚上分时间段播放各类电影,很受欢迎。不仅如此,东岙文化礼堂还设有乡情展厅、东岙讲堂、百姓健身房、百姓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时间银行、乐活空间、农产品展示厅等十余个功能场馆,成了东岙村最具人气的地方。
其实说起文化礼堂,瑞安人早已不陌生。值得一提的是,瑞安各文化礼堂通过充分挖掘村史村情、民俗文化、乡贤故事等资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乡土style”:江桥村文化礼堂以荷为媒,将荷花文化与文化礼堂相结合,弘扬传统“和(荷)文化”,并设有浙江省首家实体化“时间银行”——百姓志愿服务驿站,村民可通过参加管理文化礼堂的志愿服务方式,获得志愿服务时间,以此来兑换生活用品;塘下镇陈宅文化礼堂打造了塘河文化馆、陈傅良文化纪念馆等特色展馆;仙降街道项岙村文化礼堂融入了该村“草席文化”和瑞安童谣……
瑞安文化礼堂的亮点纷呈离不开“设计团”的助力。据了解,瑞安通过“培训+展演+推介”方式,全面启动“文化礼堂设计团”组建工作,以“大发动”广招设计公司,以“现场会”提升设计水平,以“展演赛”择优组建团队,以“资源库”搭建交流平台,该做法写入省文化礼堂操作手册。去年,我市新建文化礼堂126个,累计建成265个,其中三家在全省文化礼堂建设现场会上接受检阅,人民日报刊登《瑞安文化礼堂活跃乡村》,点赞瑞安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是多了,如何让文化礼堂“活”起来?我市以“五联亲”制度为重点推进文化礼堂长效机制建设,并借助社会资本购买服务进文化礼堂,这些创新举措得到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等省市领导多次点赞。
另外,深化“四百结对”和“新青年下乡”活动,“我们的村晚”“我们的节日”“周末学堂”、食品安全、“健康伴我行”等8000余场活动纷纷“走”进文化礼堂,为村民带去欢声笑语。
高颜值+内在美
“至美瑞安”形象更丰盈
穿上红马甲,不少家长携手孩子走上街头参加卫生清理文明助力活动;林川镇宣传干事阮瑞珍和丈夫把婚礼搬进文化礼堂,文明简单的喜事酒席,成了乡村热点和美谈;10名市民成为第六届瑞安市道德模范获奖者……去年,“至美瑞安”的形象更加立体丰盈了。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经过“一把扫帚扫到底”“文明交通全民共创”“八美八化”等行动,瑞安的面貌变得更漂亮了。不仅瑞安的“颜值”得到了提升,因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最美”行列,“最美”从盆景伸展成风景,让瑞安的内在美也愈发凸显。
去年,我市出台《瑞安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开展实地督查620人次,印发督查文件16期,曝光城市不文明现象10场,整改问题1590个。召开瑞安市移风易俗工作千人推进大会,出台《瑞安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若干规定(试行)》及配套《政策解读》,打造33个农村家宴中心,将酒店等餐饮企业纳入家宴中心,目前已有20家酒店推出平价婚宴套餐。出版全国首部《瑞安市家风家训口述历史》书籍。全部累计6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8人入选浙江好人榜,32人入选温州好人,10人入选温州市道德模范,在温州市“最美温州人”主题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推进民间道德设奖工作,共设立民间道德奖594项,奖励基金达1500余万元,累计获奖人数9350人,形成镇镇有好人、村村有标兵的城市大爱风景,有效推动基层文明新风。
舆情监测+精细管理
打造网络空间“小清新”
在人人拿“麦克风”的时代,如何加强舆情管理,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课题。
对此,我市开展系列举措,为社会维稳筑起“防风墙”:推出基层网络综合治理“1+5+5”模式、與情风险点口径库报备制度等创新举措,得到省委宣传部和省委网信办领导批示肯定;温州市基层网络综合治理现场会在瑞召开,瑞安经验作典型推广;融合政务微矩阵,加强“瑞安发布”内容和机制建设,清朗指数稳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一;“瑞网议事厅”影响力持续提升,全年共收到网民投诉、咨询、建议4531条,交由部门回复办理3348条,回复办理率98.8%;举办第五届温州时政评论挑战赛暨2018年瑞安市“云江时评”网络评论挑战赛,参与人次共计100余万人次,营造良好网上舆论环境;率温州之先举办瑞安市基层网络综合治理推进月暨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30余场,受众达91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