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的春天
■孔令周
时值清明前后,我们一家驱车前往林源。
林源归属林川镇,从溪坦进去后,就一路溪水叮咚相伴,山路十八弯,逶迤而上,过了镇政府,进入一个山坳,沿途茂林修竹,流水石矴,很快就到了林源。
据《林源村史》记载:太祖林公号澄菴,系周纣王丞相比干嗣子坚赐姓林氏之后裔。此公“赋性怡淡,厌繁华,喜山水,善吟咏。常省亲妻族雅山,偶游林源,爱其林木深函,流泉清冽,水秀山明,顿时心旷神怡而流连忘返。遂后不辞劳累,披荆斩棘,拓地策庐而定居。”从明洪武年间迁徙林源,迄今历有600余年之久。
恰逢黄昏时分,晚霞半天,我们入住的林源枫彩壹号民宿,目前还处于暖房阶段,没有对外正式营业。老板是乐清人,热情好客,亲自开车到山口接我们进去。民宿在溪流旁边,由民国时期一座老房子改装而成,房前筑有篱笆,种有绿植,房有两层,黑瓦从木阁楼窗台延伸而下,微微翘起,恰似一圈帽檐,檐下挂着红红的灯笼,天上地下,交相辉映,一种梦幻的美。我一看就喜欢上了,记忆深处童年生活的老家房子就是类似模样,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扑面而来。进得屋来,一股浓郁的文艺与民俗的混合风格氤氲其中,一楼的中堂挂有四幅字画,全木茶几与茶具古色古香,右侧的板墙上裱有三幅书法作品,分别是《临江仙》《陋室铭》《沁园春·雪》,豪放与高洁并存,历史喟叹与踌躇满志齐飞,而左侧的板墙上却挂着蓑衣与斗笠,中梁的柱子上挂着煤油灯。老板告诉我,房屋的框架都是原来的,现在看上去锃新的柱子板墙都没有上漆,是请工人一下子磨出来的,我不禁感叹,原来的主人是大户人家啊!老板说,可不是,我刚来时也以为这个村很穷,后来才发现“富在深山有远亲”啊,村里很多人在瞿溪有房子,他们很早就在外面发展,勤劳吃苦,早早买了房子,现在拆迁征地,都分了好几套房子呢,这里是他们的老家,“树高千尺不忘根”,这边房子装修了让老人住在这里,现在交通也发达,逢年过节或空闲的时候自己也方便回来住几天。村里还开办了多个工艺品厂,就是留在村里发展的,一年收入也很可观。左侧板墙上还有一块是空的,老板请我替他出出主张挂什么好。我笑着说,按照你的风格,没得选啦,肯定是筛子或其它的农具啦,老板也笑了。
正聊着,菜送过来了,五菜一汤,都是地道的农家菜,有红烧田鱼、清炒春笋、本地鸡、麦贴锅、油条茄子、荠菜汤,一桌满满的春天田园气息,令人胃口大开。饭后用茶,是慢火熬就的白茅根红枣凉茶,入口一丝淡淡的甜爽,清新提神。与老板又天南地北地聊了一阵,上楼歇息,老板笑着对我说,这里民风淳朴,老百姓都很善良,夜不闭户都没关系,几十年没有鸡飞狗盗的,听村里人说,很早的时候,发生一起小偷小摸,大家群起而攻之,那人也就无脸在村里生活了,只有远走他乡,相当于被开除了“村籍”,我听了心里涌过一阵暖流。
山村的夜特别宁静,早晨是被几声嘹亮的鸡鸣声叫醒的。
吃过早餐,沿着溪边散步。溪对面就是农耕文化展示馆,要跨过一组矴步,溪水清澈见底,软泥青荇,参差扶摇,树木倒影,空灵澄明。矴步一字摆开,水流至此,有点落差,迎水的一面荡起圈圈半圆形的涟漪,恰似给每个矴步加了个冕,从夹缝间穿越过去后,又如九龙吐水,飞花溅玉,激起一片白色的小瀑布。溪边,还有妇女在浣衣,那娴熟的动作,一招一式,在青山绿水间,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展示馆全木结构,高柱横梁,青砖铺地,放了好多农具与生活器具,有鱼篓、洗脚盂、酒缸等,里侧一个高出的台子摆放了纺纱的整套工具,我极疑心这里原来是一处戏台,问了一位老人果然如此。展示馆四周墙上有好多文字与画,有传统的节日介绍,也有“二十四孝”故事,最有特色的是古法造纸的全过程,用水竹作原料到一张张薄如丝绢的纸,图文并茂,是古文化遗存在深山的活化石。
展示馆的拐角处是一棵树龄已有170年的枫香,高耸入云,绿荫匝地,树干粗大,两三个人合抱都吃力,树皮乌黑,有些地方还长满了青苔,但那蓬勃的生机却如岩浆喷涌,鹅黄的三角形叶子层层叠叠,顶处刚冒出的叶子还呈鲜红色,在空中张开的枝条就像巨大的手掌,随时欢迎着南来北往的人们。老枫香隔着溪的正前方,高高的坎上正对着的就是作为“林源文化礼堂”的“林氏宗祠”,村民们悠闲地坐在春光里交谈着。这棵枫香,就是林源村的“风水树”。
展示馆紧挨山边的另一侧,有石阶路通向密林深处,这里是瞿湖红枫古道入口处,试着往上走了一段,两旁古木参天,植被茂盛,间有野花怒放,鸟鸣婉转,路上遇到三三两两前来扫墓的村民,交流得知,这条路自古以来就是湖岭与瞿溪的交通要道,若是深秋,两旁红枫胜火,流金溢彩,堪称一绝,虽然通了公路后,走的人少了,但仍吸引了不少徒步爱好者,用脚来丈量这条古老的山路。
从山上下来,在村里转了一圈,房屋依山而筑,高低不一,错落有致。有的人家把房前屋后装扮得比别墅还美,从后山流下来的清泉用毛竹劈成的管道引入,设计成假山池塘,亭台楼阁,绿树婆娑,游鱼戏水,院子前面放了秋千架,人躺在上面悠闲地晒太阳,真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毕竟是梦中的,而林源却实实在在地恬静着,姑不论蓝天白云,天风浩荡,还有这里的山,这里的人,就单单这一弯溪水,就足以令人流连忘返了,何不学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