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隐患凸显,城市“伤疤”呼唤转型
三圣门旧村将换新颜
■记者 林晓
日前,安阳街道启动三圣门村溜冰场团块改造拆除工作,出动工作人员300多人,分别拆除了三圣门村E地块、G地块的老屋和违章建筑。
据悉,三圣门旧村改造项目分为两期实施,一期团块已于今年1月份拆除旧房部分,4月份拆除溜冰场团块,二期团块计划于今年年底启动签约。
千年古村隐患凸显,城市“伤疤”呼唤转型
提起三圣门村,瑞安人自然就会想到溜冰场。三圣门溜冰场始建于1993年,是我市第一个溜冰场。1997年,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溜冰场被改建为三圣门客运站,成为我市城乡巴士客运集散中心。
这一带曾经是瑞安老城区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车站、百货店、海鲜行、酒店宾馆、饭店在这里集中。一条小小的三圣门路,两旁店铺林立,十分热闹。
据悉,历史上,三圣门村为县城东郊的居民聚落,已有1500多年历史。明朝时,因村头建有三座圣旨牌坊门,故名三圣门。从三圣门路到小东门街一带,人口稠密,商业发达,曾是南北货集中之地、作坊聚集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然而,繁华热闹的背后隐患凸显。如今,三圣门村的房子十分老旧,许多砖木结构、木制结构的房子建于建国前,不仅房屋矮小,而且设施简陋,街道狭窄拥挤,路面破损严重,排污系统缺失。更为严重的是街面房屋年久失修,电力线路严重老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连消防车都进不去。种种问题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隐忧。
“三圣门村拆迁是我们几十年的梦想了!”村民胡金富面对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他从儿时就住在三圣门,如今已经71年了,那些一二百年的木结构房子,比他的年纪还要大。
“除了消防设施存在隐患,污水处理也有问题。洒水车、消防车、化粪池清掏车不能进。大家都盼望着拆迁,住上新房子。”胡金富说。
“村里有80多间D级危房,每次文明城市与卫生城市检查,望江菜市场周边的三圣门旧村乱点问题就容易拖后腿。”三圣门村村委会副主任南建明介绍,村里的房屋布局杂乱、环境差,建筑结构脆弱,而且多数房子或租给外来务工者,或用于小作坊工厂生产,破旧立新迫在眉睫。
11人成立“旧村改造指挥部”,5年多坚持做公益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三圣门村旧村改造工作由于任务重、体量大、要求高、困难多,工作进度十分缓慢,安阳街道希望尽快改善三圣门村民的居住环境,加快促进区块的整体利用,曾多次统筹安排相关工作。
2013年,以胡金富为首的11位村民成立了“三圣门旧村改造指挥部”。说是“指挥部”,实际上全是由热心旧村改造的村民自发组织的公益团体。
他们结合房屋新旧程度、整体环境、商铺民房资金平衡等因素,建立了一户一档,与安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三圣门村“两委”多次对接,希望加快旧村改造的进度。
村党总支书记南洪富说,11位“指挥部”成员开展公益工作,电话费、车费等通讯、交通支出都是他们自掏腰包的。
同时,安阳街道积极探索拆迁工作的分阶段任务,统筹做好拆迁区块的拆迁、安置、管理等工作,实现拆迁链条整体打通,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
在“三圣门旧村改造指挥部”成员的帮助下,调查、评估、签约等环节顺利推进。他们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自觉接受其他村民的监督。
快速高效拆除主体建筑,一个月清理完毕
去年全市团块拆改村级攻坚赛集中汇报会后,安阳街道党工委连夜召开会议,班子成员统一思想,下最大的决心、用最硬的手段,誓要突破制约三圣门拆改的“围墙”,推动安阳持续发展。
该街道主要领导当起了政策宣讲员,入村进户做动员,分管领导与驻村指导员不厌其烦地反复做住户的思想工作,城建等基层站所、科室协同作战。市工务局是项目捆绑单位,该局负责人也多次到该村宣讲政策,联合村干部组成攻坚团,夜以继日做工作。最终,该拆改项目从市竞赛活动时进度相对滞后,一跃成为第一个完成“清零”的项目。
“在我市、安阳街道及捆绑单位市工务局的强力支持下,一个月内完成最后30多户的签约工作,签约率从88%提升至100%,成功实现‘清零’,刷新了安阳攻坚速度,打开了安阳隆山片团块拆改缺口。”安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4月14日,随着沿江东路上金柜量贩KTV、同济门诊部、顾一家快捷宾馆等一排主体建筑轰然倒下,三圣门溜冰场(客运中心)的时代也随之消逝,但是为该村转型发展腾出了空间。
此次拆除的三圣门溜冰场团块总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包括沿江东路一侧5幢6层主体建筑9500平方米以及3400平方米钢结构停车场,拆除用时7天,比计划缩短了6天。
由于上述建筑地处商业繁华地段、交通要道,为快速平稳完成工作,安阳街道安排工作人员300多人,对商场大道和沿江东路半幅道路封道施工,现场使用多台机械同时作业,以2天18个小时的速度高效拆除5幢主体建筑,减轻交通压力。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该地块正在开展后续清理工作,预计清理工作约一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