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鼓了钱袋子暖了心窝子
乡村振兴,从“三位一体”到“三位”一体

    鼓了钱袋子暖了心窝子

    乡村振兴,从“三位一体”到“三位”一体

    农旅振兴,奔向乡村新风景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选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踏着自行车在曹村的田间绿道悠然骑行,置身天地之间,仿佛人在画中游。如今的曹村,已然成为一幅青绿其外、人文其里的写意田园山水画。

    从涝区向粮区再向景区,曹村实现了“三级跳”,其间密钥,正是“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战略。

    几十年前,天井垟曾是易患水灾的涝区。为提升防洪能力,2016年,曹村镇打好水利河道综合治理、五水共治等组合拳,显著提升抗旱防洪减灾能力,成功实现涝区向粮区的转变。借着“四村一线”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曹村镇去年实施了天井垟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引水为池,栽种莲花,在100余亩莲池中建成九曲桥、凉亭、栈道等,打造集农事体验、乡村民宿、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同时,利用莲子、天井垟大米等特色农产品,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一时间,曹村镇跃升景区,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曹村镇注重提升“颜值”之余,深挖当地文化基因,打造“一村一品”的多元格局。

    “以前在村里几乎没有娱乐方式,如今,三天两头往文化礼堂跑,去了那里,不愁没有活动!”东岙村村民李爱雪笑着说。李爱雪是东岙文化礼堂的“常客”,自从新建了文化礼堂,她和许多村民茶余饭后都爱去那里。

    近段时间,曹村还来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游客。穿着汉服学国学,换上武术服耍套南拳,民俗馆里制作无骨花灯……这是曹村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研学旅游内容。在曹村这个“大教室”里,孩子们可以贴近自然,探究科学,浸润人文。

    去年,曹村镇下辖的所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市中青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签订村企合作旅游开发项目协议,双方联合成立“瑞安市乡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和管理以天井垟为核心的研学旅游项目,通过共同开发、拓展旅游研学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就业,实现农民增收。

    “乡悦文旅”公司董事长谢公富详细介绍了研学项目的课堂体验。他举了个例子,农业科普馆介绍了瑞安市的自然气候、常见作物物种以及展示相关模型等辅助科技。同学们通过老师讲解、VR体验等,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阐述观点,完成作业。

    最近,曹村的农民愈发新潮,坐进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即可完成整个巡田工作。“这要归功于农田大脑系统,即便是不懂农业的人,也能种田。”市曹村艾米田园综合体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剑说。

    去年,瑞安市委市政府招商引入艾米集团全力打造的项目——曹村艾米田园综合体。该项目以天井垟万亩良田为载体,以生态水稻种植为基础,以人工智能科技(AI)为手段,结合大数据、云计算、5G应用等现代科技,全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用科技为农业赋能,以产业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曹村镇东岙村种粮大户陈绍吉是参与曹村艾米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农户之一。“艾米坚持零化学农药、零化学肥料、零除草剂的全程生态标准种植,按照这个模式种植的生态水稻,亩产收益预期比传统模式翻倍。”陈绍吉说。

    曹村镇的乡村振兴之路是全市开展乡村振兴的缩影。今年,我市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黄金带建设,提升建设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暨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建成4条示范带,开工建设4条示范带和3个田园综合体,推进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重点项目建设。

    “三位”一体,绘就发展新蓝图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一首《成都》火了玉林路。如今,不用羡慕成都人,瑞安人也有了自己特色的公园路,这条450米的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市民必逛的网红“打卡地”。家住鑫业大厦的林先生在晚饭后总爱带着女儿去公园路逛逛。他说,这条街虽然不长,但内容挺丰富,可以让女儿了解瑞安的历史和文化。

    据了解,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是瑞安市政府着力打造的特色街区,是瑞安城市文脉、历史记忆、文保单位等文化聚集地,也是城市商业中心、人流集散中心。长约450米的街上,坐落2处国保单位——玉海楼、利济医学堂,1处省保单位——心兰书社,还有林庆云宅、陈葆善宅等10余处文物点和历史建筑以及叶茂钱收藏馆。目前,公园路历史文化街区已完成一期和二期建设,其大沙堤、小沙巷、道院前街正在进行立面整治。

    去年,虞红梅在公园路上经营起一家旗袍店,店的面积不大,约四五十平方米,但前来的旗袍爱好者着实不少。“旗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公园路的环境十分相宜。”虞红梅说。“未来,这里还将引进特色书店、传统工艺店、特色餐厅、特色手信等,让市民更好地品味本土文化。”市名城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绵延进了城市,公园路的建设为我市乡村振兴发展打开新思路——文旅体结合的“三位”一体。今年,我市已成功举办曹村花灯文化旅游节、高楼杨梅节、林川工艺礼品文化节、芳庄山地运动文化节、北麂黄鱼文化旅游节等文旅体融合特色品牌活动。

    在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样化”发展,小城镇要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更高效地带动乡村同频共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下,城镇建设应更多考虑将乡村文化融入其中,改变过去城市向农村的单向文化传播模式,扩大乡村文化的辐射范围。

    今年,我市将把文旅体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文旅体事业全域推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全民健身战略为工作引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扩大实施文广旅体惠民工程,树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理念。同时,谋划和包装高楼镇寨寮湖体旅康养小镇项目、湖岭天然温泉度假区、道境·松垟坡地村镇项目等一批重大文旅体项目;围绕文化惠民“1530”工程、构建城市“15分钟文化圈”,农村“30分钟文化圈”,推进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以及综合文化站建设;推出山水文化游、田园诗意游、古街研学游、趣味康养游等多条精品线路,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文化、旅游、体育的交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全民治水
   第00003版:和美莘塍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家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乡村振兴,从“三位一体”到“三位”一体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5 乡村振兴,从“三位一体”到“三位”一体 2019-7-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