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公益事业 、投身家乡治理、关注退役军人……
看3名“最美退役军人”
如何建功新时代
■见习记者 吴戌慧 陈异俗
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从军期间,誓死保家卫国、奉献青春和汗水;退役后,他们有的热衷公益事业、有的投身家乡治理、有的关注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瑞安市“最美退役军人”名单出炉,塘下镇陈其安、王冬敏、徐华中光荣上榜。近日,记者走近他们,听听他们讲述退役后建功新时代的故事。
陈其安:热心公益慈善事业20余年,捐款近千万元
陈其安1974年高中毕业,这在当时算高学历,他如果一直在韩田小学任教,可以过上令人羡慕的安逸生活。但他骨子里有一腔热血,坚持坐上了去往吉林的火车,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三师中的一员,从事宣传工作。
当兵期间,因为为人诚恳、工作认真,陈其安从5800多人的队伍里脱颖而出,第二年便荣立三等功。1978年恰逢治军整顿,陈其安服从安排,光荣退役。
退役后,陈其安在集体企业工作了几年,上世纪80年代温州民营经济萌芽,陈其安从中嗅到了商机,他向朋友借了300块钱作为创业资金,果断下海经商。
1983年,陈其安开办塘下东风汽车附件厂(浙江瑞星化油器制造有限公司的前身),30多年风雨兼程,他的公司从一个小作坊加工厂发展成为国内通用汽油机化油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年生产销售额从1983年的10万元跃至如今的3亿多元。
“部队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性格,为我创办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其安如今虽是企业家,但目光里却仍带着军人的刚毅。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陈其安不仅努力经营公司,更是将公益慈善事业作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他说:“一个人富了不能叫作幸福,只有带动千百万人富了才是真正的幸福,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必须要践行社会责任。”
陈其安这么说,也是这么默默地践行着:2012年为市新居民捐赠爱心基金10万元,为高楼镇宁益乡建造徐垟村防洪溪栋捐赠10万元;为湖岭镇戊林村、马屿镇宫后村捐赠山区道路建设经费5万元、3万元不等……20多年来,陈其安累计捐款近千万元,用于救助家庭困难的民警、帮扶家庭困难户、结对大学生、助残等。
“只要是我能做的我都会去做,累一点也没关系。”话语虽轻,却掷地有声。陈其安告诉记者,这条公益慈善路,他会一直走下去。
王冬敏:助力家乡建设,改善村居环境
2001年,冬季征兵工作首次在在校大学生中进行,王冬敏以温州师范学院一名普通大三学生的身份报名应征,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中的一名无线电员,负责通讯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后担任修理厂的文书一职。入伍两年,王冬敏先后获得“优秀新兵”、“优秀士兵”等荣誉,并于2003年入党。2003年12月从部队退役后,他重回校园完成学业,之后与父亲一起创业。
“受身边人的影响,我也想着为家乡做贡献、为村民谋福利。”2010年正值海西村党支部委员会换届,王冬敏毅然参加换届选举,成功当选党支部委员,并于2017年被推选为海西村党支部书记。一直以来,他始终不忘初心,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2017年塘下镇铁下决心、综合施策、重拳整治,全面打响剿灭劣V类水攻坚战,彼时刚上任的王冬敏虽已退伍十余载,但仍保持着军人雷厉风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领海西村村“两委”迅速开展对村域内环城河的洗河、治理行动。海安环城河作为古城的护城河,环绕海安辖域内7个村,全长1950米,海西段约700米。洗河的那两个月,对于海西村人来说是一段难忘的日子。11月的某天凌晨5时,天蒙蒙亮,作为河长的王冬敏像往常一样,步行来到环城河巡查洗河情况,谁知竟偶遇突发情况:由于河水被逐渐抽干后,河床失去了河水张力支撑的平衡,地基下滑,导致河两岸倒塌30余米,所幸无人员伤亡。王冬敏立即通知正在附近巡查的村干部赶往现场,并召开紧急会议,采取临时应急抢险措施。
这么多年以来,王冬敏始终以为村民做事、服务为己任,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没有节假日,无论是拆除村域内2000余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还是治理河水、带头“门前三包”等,他总是带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奔走于村域内环境治理第一线,兢兢业业,干好每一件事。
在海西村党支部已经工作了9个年头,王冬敏有奋斗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2017年海西村被评为瑞安市“环境卫生示范村”,2019年3月被评为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王冬敏个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市镇两级先锋党员、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还被推举为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市党代会代表。
“在基层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群众干事,心里才会踏实,才不愧对曾经穿过的军装。”王冬敏说。
徐华中:为退役军人“送岗位上门”
身姿挺拔,声音洪亮,一举一动都还保留着军人特有的干练……这是徐华中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2000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年仅19岁的徐华中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火热的军营中,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3096部队的一员。由于在各种军事训练中成绩名列前茅,且军事理论素质高,第一年徐华中就被授予“优秀士兵”称号,并于同年6月入党,他也是当时所在部队里退役时唯一一名正式党员。
两年军旅生活带给徐华中的不仅仅是难忘的战友情、强健的体魄、良好的习惯,还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为他退伍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退伍后的徐华中选择了从事安保工作,军人不服输的性格使他决心要在这个行业内站稳脚跟,做出一番成绩。经过12年的不断学习和苦心钻研,徐华中于2015年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安保公司——浙江利剑保安服务公司,第一件事就是为公司招聘高素质安保人员,而退役军人这个群体成了他的不二选择。每一年,经审批同意后,徐华中都会主动“送岗位上门”,到各个部队去招聘退役军人,且为入职的退役军人提供补贴。
“我曾是一名军人,我希望能为正处于就业过渡期的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机会,带他们走出退役之初的迷茫期。”徐华中说,退役军人政治觉悟高、身体素质好、纪律意识强,这些都是他们的优势。如今,徐华中的安保公司所承接的安保服务业务中,派出所治安巡逻队、路面执勤巡逻协警和楼盘小区安保人员里都少不了退役军人的身影,目前该公司有安保人员1000余人,其中退役军人300余名。
平日里,徐华中还前往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等地招聘,给当地贫困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牧区无业青年等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他还将部队所学的管理模式很好地运用在对安保人员的管理上,联合省公安厅对所有入职人员进行政审,对所有安保人员实行保安人员管理条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