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童先锋” ,这个“首创”独具匠心
■薛建国
我市是著名侨乡,这是我市融入全球经济的优势所在。如何发挥这一优势,即如何打好手中这张“侨牌”,还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智慧。
传统的做法是,提供优惠政策,即栽下梧桐树,吸引海外瑞安人回乡投资兴业。这一做法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也确实在我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开放的瑞安不仅要引进来,更需要走出去。只有走得出去,才能更好地引得进来。
如何走得出去?7月26日,市委宣传部、统战部给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6个国家的15名瑞籍华裔青少年颁发了“侨童先锋”聘书(详见本报7月29日1版报道)。这15名从8岁到16岁的青少年,他们的身份由此变得不一般,成了我市对话国际的文明交流使者,今后他们在海外要经常为家乡发声、为家乡代言。可以肯定,通过瑞籍华裔子女传播瑞安、宣传瑞安,视野是开阔的,定位是精准的,是有国际化胸怀的。
如果要让世界了解瑞安,首先要向世界讲好瑞安故事;瑞安故事吸引了世界,世界才会关注瑞安,瑞安与机遇方可不期而遇,而不是擦肩而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酒香还需勤吆喝”,我市发展得再好,若不被外界所知,这个好还是有限的,未来的格局也是有限的,甚至还会遭遇更多发展瓶颈。这次聘请的15名“侨童先锋”,实际上就是向国际传播瑞安的“故事宣讲员”。
聘请这些孩子为家乡发声,是因为这些孩子能够为家乡发声。这些孩子在海外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可能就在海外出生,但他们的根在瑞安,家风和文化传承绕不开瑞安,换言之,离得再远,情感上与家乡有一根连结的纽带。让他们为家乡发声,他们内心一定是欢喜的,也一定感到很崇高的。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谁又不说俺家乡好?说这些孩子能够为家乡发声,除了情感和中国文化因素外,国外教育背景使他们对所在地的文化也有一定了解,知道如何为家乡发声或怎样发声才会让外国友人理解和接受,增强传播效果。
聘用这些天真烂漫、充满童真的少年和豆蔻年华的青年为家乡发声,是因为他们的人生底色是简单的、是纯净的、是美好的,他们是暖的,是有亲和力的,他们讲述的瑞安故事,不会让人觉得空洞或说教,生硬或机械,他们一定会用外国友人听得懂的语言,习惯的倾听方式,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润物无声。为什么说这个“首创”独具匠心,原因就在这里。
瑞安是世界的,世界是瑞安的。这是中国发展大势决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一家”。希望“侨童先锋”在向国际传播瑞安的同时,也能激发更多瑞籍华裔子女踏上寻根之旅,学习中国文化,拥抱中华文明,为走向世界汲取更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