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生态环境,打造“瑞安海上花园”
北麂成功通过国家卫生乡省级技术评估
■记者 项依晴
蓝天白云下,海面波光粼粼,海鸥成群,山间青葱翠绿……北麂乡自古享有大自然赐予的美丽底色。如何用好这一自然禀赋,打造金山银山?北麂给出的答案是:护好生态环境,打造“瑞安海上花园”。
据悉,近3年来,北麂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相继创成温州市级卫生乡、浙江省级卫生乡,并于日前成功通过国家卫生乡省级技术评估。近日,记者走访北麂乡,探究该乡在国家卫生乡创建上的“心路历程”。
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检查组连连点赞
7月17日下午,国卫乡镇创建省级技术评估组来到北麂乡,对该乡卫生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评估。
评估组兵分两路,深入走访北麂岛四村道路、山塘水库、农贸市场等场所,针对食品及饮用水卫生、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等情况,一面开展具体询问,一面进行全面检查。随后,在北麂乡政府会议室内,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观看PPT、翻阅资料、民意测验以及领导访谈等形式,再次了解该乡卫生情况,并对本次评估结果进行反馈。
“我宣布,北麂乡通过国家卫生乡创建省级技术评估!”会上,评估组充分肯定了北麂乡在国卫乡创建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认为该项工作领导重视、全民参与,辖区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提升,且区域卫生条件扎实,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乡创建标准。最后,专家组一致同意北麂乡通过创国卫乡省级技术评估。
凝心聚力克难攻坚
环境卫生面貌大改善
记者走在北麂乡的环岛公路上,发现周边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生机勃勃。原先错综复杂的电线网被埋入地面,路边的“脏乱差”变得“洁净美”。
东联村一渔民告诉记者,经过环境卫生改造,该村游客渐渐多了,不少村民寻到商机,把老房子装修一番,开起了民宿。如今民宿生意越来越好,村民生活有了保障。
环境整洁了、公厕提升了、绿化增多了……2016年以来,北麂海岛环境卫生发生着巨大变化,这得益于北麂乡上下高度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记者从北麂乡政府了解到,近年来,该乡把建设“洁美”海岛作为全岛干部群众公约,全民发动、全力以赴推进卫生乡创建工作。在行动之初,乡政府召开多次大会,成立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领导小组,并设立乡爱卫办,由乡社会事务办具体负责爱卫工作,并明确各村、单位爱国卫生运动具体负责人及联络员,夯实创建工作基层基础。
“为保证创建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建立了跟踪督查机制,实行‘一周一督查、半月一协调、一月一约谈’。”北麂乡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今年北麂已组织召开专项协调会30多次,实地督查70人次,整理督查问题清单69条,现场交办问题68个,电话、微信群交办问题118个,促成问题整改200余个。
在干部们带领下,北麂慈善义工队、共青团员以及在岛村民纷纷自发参与“清洁家园”、“五清、五整、五管”大扫除活动,全面清理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的垃圾死角;在背街小巷处设置宣传牌,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同时,建立健康教育网络,邀请专家进海岛开展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
“自从当志愿者参加了一次大扫除活动,才知道保护环境的不易和重要性。”村民叶大伯说,现在走在乡里,看着整洁的地面,心情舒坦不少,海风也温润了。
依托硬件设施
开辟美丽发展“新路径”
“3年来,我们共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全面开展乡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北麂乡相关负责人表示,硬件设施的提升改造为北麂全面推进国卫乡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今的环岛路上,每隔50米就能看到一个垃圾桶。据悉,北麂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入20余万元,完成该乡主要道路、沿街商铺、住户分类垃圾桶的配备。目前,生态垃圾分类气化处理场已完成选址及立项工作,正在作环境影响评价。
此外,垃圾处置工作上,北麂投入140万元实施“一把扫帚”环卫保洁服务,实现环岛路、村主要道路8小时保洁,垃圾一日一清运,目前已基本实现垃圾统一收集、集中清运、管理处置。“现在走在环岛路上,手上有垃圾,都习惯性找到垃圾桶再扔。”家住东联村的陈老伯表示。
在实施安全用水工程上,北麂新建1座一体化净水设施,实现全岛村民洁净用水需求;投入100万元完成对上下溪坑口、岙底等7座山塘的清淤扩容工作。未来,该乡将谋划兴建日供水量1000吨的大型水厂,解决村民用水问题。同时,提升改造6座公厕,其中壳菜岙村口的公厕获评3A级旅游厕所。
垃圾有效处置、开展“三乱”整治、实施安全用水工程等工作,只是北麂国卫乡创建工作的一个个缩影。北麂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卫生工作是一项常态性、持续性工作,未来,该乡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最强烈的责任感、最浓厚的家乡情去巩固当前的国卫乡创建成果,全力打造“瑞安海上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