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攻坚破难
桐浦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省考”
■记者 项依晴
日前,省小城镇整治办检查组来我市验收桐浦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工作人员分5组,深入桐浦的集镇街道、工业区、滨水景观带、农贸市场等场所实地考察,并听取汇报。桐浦镇的优美环境获检查组认可,最终获得“省级小城镇综合整治样板镇”称号。
据悉,此次温州入选“省级小城镇综合整治样板镇”称号的有14个乡镇,桐浦镇是瑞安唯一获此称号者。
优秀答卷的背后,离不开该镇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常抓不懈。2019年是我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收官之年,桐浦是如何攻坚克难,圆满完成这项工作?
把脉问诊查“病症”
开方给药治“顽疾”
桐浦镇历来就有“温州后花园”之称,区域内油菜花基地与桐溪风景区更是桐浦对外旅游的两张金名片。然而,桐浦曾经的环境却常被人诟病。
“整治之初,我们就面临重重困难,资金不足是一方面,基础设施薄弱,乱点、难点数量多是另一方面。”桐浦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桐浦环境治理“三病共存”,一是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的“集镇病”,二是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杂物乱摆、衣服乱晒、广告乱贴的“农村病”,三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先天病”,“这些都是创建美丽乡村路上的‘拦路虎’”。
咬定青山不放松。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该镇借2018年省、温州市关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工作部署的“东风”,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动桐浦发展、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大好时机,以“一加强、三整治” 为引领,举全镇之力,全面开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此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涉及集镇区桐浦村、浦东村、浦西村,整治总面积达137公顷,覆盖人口近6200人。”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桐浦以“田园花陌、画意桐浦”为主题,以“十个一”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桐浦镇环境面貌,健全配套设施,形成“田城相融、旅居相宜”的美丽新桐浦。
搭好工作架构
全面推进整治
由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点多面广、周期性长等特点,桐浦镇先后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整治合力。
该镇统一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将主镇区3个村划分为11个网格,镇委书记、镇长、镇人大主席各负责一个村,11名班子领导担任各网格长。相关科室站所成员担任网格成员,协助配合网格长工作。
在整治与长效维护有机相结合中,桐浦还专门成立督查组,由镇人大主席担任组长,按照“督查、反馈、整改、再督查”的思路,对照标准,对责任区内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限期整改。
据不完全统计,在“道乱占”“车乱开”“线乱拉”“低散乱”等6项专项整治工作中,该镇完成弱电“上改下”2.01公里,架空线路梳理442.14公里,入户线整治2208户;累计拆除违章建筑391处、面积约6万平方米,拆除“蓝色屋面”1550平方米;查处取缔二轮燃油车46辆,非法载客类三轮车等“四小车”71辆,处置“僵尸车”37辆;开展“低散乱”专项联合执法16次,排查38处“低小散”点(小作坊),其中关停淘汰38处。
守住乡村特色
留住故乡情愁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不是简单地拆,也不是千篇一律地改。为避免“千镇一面”,桐浦镇在整治过程中非常注重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和呈现,努力打造个性化、特色化地方名片。
凤社村凤凰山南朝纪年墓、澄头岩下古渡、桐浦古砖窑、小岭城堡……桐浦是一个拥有历史沉淀的乡镇,名胜古迹众多。比如,东寺前村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村落,该镇对村内保留的近20幢清代古民居进行“原汁原味”的保护提升,让古民居的雕梁画栋依旧保持历史原有的精致“面貌”,透出浙南山村特有的韵味。
同时,该镇在建设河边游步道、文化礼堂、休闲公园、街角景观小品时,注重与周边民居风格相协调,用墙绘、小景点等点缀古朴老街,让古民居“旧貌换新颜”,赋予其新的历史内涵,凸显人文气质。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小城镇环境美了,基础设施好了,积累了丰厚的产业资源、旅游资源。据悉,近年来桐浦在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将油菜花基地与旅游休闲产业相结合,推动民营养老机构、云峰山休闲康养中心、桐溪风景区、东寺前村老宅民宿等产业的开发建设,以招商引资等方式引入多元化的服务项目、优良的硬件设施及综合安保系统,建设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小城镇建设永远在路上。”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放眼未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今后该镇将在巩固深化创建成果上再下功夫,不断健全长效运维和监管机制,确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持续,让老百姓长久共享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