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财富榜·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第1版)

    是啊,风雨中,他们又是谁的儿女、谁的父母?

    高楼镇龙岙村有一处10间三层民房,处低洼地带,曾被大水漫到三层。经过两次努力,已转移10多人,但仍有一户周姓人家未转移。9日晚20时,驻村干部及村“两委”人员第三次入户,周某什么也不说,也不走。村干部鲁建多从他频频四顾的眼神中心领神会。最后,这个性格实诚的大男人急了,冒出一句:我帮你搬电器!就这样,风雨中,一件件电器先从民房搬离,随后周姓人家才撤离。

    避灾点的灯光

    暖心闪亮

    8月9日晚20时,曹村镇东岙文化礼堂外,台风来势汹汹,风声雨声不断;而文化礼堂内,避灾的群众欢声笑语不断。

    最后一户危旧房的村民,被送到文化礼堂住下后,镇长王少华边给村民们分点心边说:“甭管外面风雨多大,这里就是你们温暖的避风港。”

    文化礼堂内,除准备了临时避灾所需的草席、风扇等,还为群众提供热水、方便面、饼干等,播放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老人们喜爱的红色电影……曹村镇还在此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确保大家安全。

    乡亲们见面格外亲切。

    82岁的老人胡再友先聊开了,他因病常年卧床,行动不便,可驻村干部郑行知一个公主抱就把他从危旧小屋子里抱出来。

    村民杨得福喝着伏茶,听着小曲,心情无比舒畅,看到工作人员还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就是怕麻烦,却让干部们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到我家劝离。”

    “我们在东岙文化礼堂安置群众65人,危旧房和老旧民房内无一名群众。”王少华说,台风前,曹村镇把危旧房和老旧民房进行统计梳理,9日下午,所有镇村干部进村入户走访,安排安置点,当晚20时前发动干部回头看,确保安全转移率达100%。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文化礼堂177家,在此次安置转移避灾过程中,共有55个文化礼堂设立了避灾安置点,物质配备6000余件,转移群众2000多名。除东岙文化礼堂外,莘塍文化礼堂安置避灾人员400余人、孕妇3人,并组织民兵巡防。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科长郭金雷介绍,今年我市还将新增文化礼堂132个,均可用作避灾中心,成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情之所系的“避风港”。

    风雨中众志成城,温暖坚固处都是家。陶山镇中心小学腾出教室作为避灾场所,确保水电供给、基本医疗药品等优质后勤服务,共计接纳附近在建工地的340多名民工兄弟。

    据统计,此次全市327个登记在册避灾点、32处临时开设避灾点全部对外开放,共接纳15814人。

    静悄悄的抢险

    为人不知

    因腿部神经压迫住院治理的病人夏光理,看了一则台风消息后,坐立不安。他央求医生让他提前出院,理由还有点可爱:被树枝压断的电线,被强风吹倾斜的电杆,摇摇欲坠的表箱……发出嘎吱嘎吱声,它们都朝我呼救!就跟你们救死扶伤的道理一样一样!

    夏光理的另一身份是湖岭供电所所长兼支部书记。台风肆虐下,湖岭片区电网多条线路故障。湖岭供电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9日上午回到岗位的夏光理担任指挥长,组织18名抢修员奔赴故障线路抢修送电。从下午干到凌晨,从凌晨干到早上……他全然忘记,自己是一个病人,且正式调离该所的通知已经下达。

    9日晚18时49分,高岭F957线全线跳闸,影响高岭村等至少6个村庄1700多户百姓用电。接到抢修电话后,陶山供电所高压班班长杨呈瑞抓起安全帽、跳上抢修车赶赴现场。来到山上,他发现由于“风王”的威力太大,吹倒了一大片竹子,压倒了电力线路,导致全线跳闸。

    修电路高手瞬间变身砍伐工,将影响通行的竹子砍断整理出一条通道,2小时后,“竹路”通了,电路也通了。

    截至8月10日17时,瑞安片区所有停电线路及用户全部恢复送电。万家灯火照亮时,市供电局52人组成的红船党员服务队,已经踏上支援乐清的征程。

    9日晚,风力越来越大,整个瑞城听到的是“呜——呜——”声。安阳消防专职队的警情电话响个不停:多起辖区内多处大树被台风吹倒、折断、倾斜,压到停在附近的汽车……

    专职队应急管理中心主任陈威带领队员赶赴现场,他们合力将倒伏的树木、断枝锯成小段,堆放在路边,将被困在树下的汽车“抢救”于危难之中。一直到天边露出鱼肚白,工作人员才在微弱的日光下发现,手脚的多处被尖刺扎伤、划伤……

    9日晚20时多,正是大风大雨的时候,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莘塍中队队长杨晓东排查安全隐患时,发现万松东路上多株树木被刮倒。为保证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风雨中,杨晓东及7名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双手,把一棵棵倒在路上的树移到路边,全部清理完毕后才返回单位。

    风雨交加日,我市各专职消防队、应急分队等全天候不间断道路巡查,加足马力清理树木与道路杂物,确保新老瑞枫线、56省道等主干道安全通畅。

    10日清晨,风雨渐渐停止,市民们打开窗,第一件事就是看家门口的街道上,是否有树木倒了。不久之后,他们欣喜地发朋友圈:街道干净通畅……台风对瑞安影响不大!

    乡土上的救灾

    最为情长

    10日下午,“利奇马”渐渐远离。而台风天气温不高,在浙江果蔗之乡——陶山镇沙洲村的甘蔗基地里,大片甘蔗倒伏,有些被拦腰折断,有些横倒浸泡在泥水中。农民曾育的半亩多甘蔗全部倒伏,他只扶了三垄,就累得满头大汗,坐在田头直喘气。

    这一幕被正在查看灾情的陶山镇党委书记陈阿朋看到了。

    来不及心疼,陈阿朋卷起裤脚,下到田里,小心翼翼地把甘蔗抬高、扶正,培土加固。这时,一队民兵支援队巡逻而来,他们也加入了救灾的队伍(如图)。

    “别,镇里的事儿还多着呢,不用你们帮忙。”曾育阻止。

    “现在是生长关键期,如果不尽快处理,损失还会进一步扩大!”

    两组帮扶人员8人,干得热火朝天,身上分不清泥水汗水,一下子就把半亩地甘蔗都扶完了。

    “瑞安常受台风考验,陶山老百姓不等不靠,在台风过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了生产自救。” 陈阿朋说,为将灾情影响降到最低,他们第一时间派农技人员、果蔗专家、驻村干部下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发动农民群众开展灾后自救。“我市还在陶山推出甘蔗保险试点,我们正到田头一一告知。”陈阿朋说,他们将引导农民积极投保,一旦再发生此类灾害,帮助农民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与此同时,陶山镇另一组救灾队出现在岱西村。陶山镇农科员郑福勃在接到农户的求助电话后,现场指导农户开展自救。

    他一一核实受灾情况:甘蔗倒伏、倾斜后,主、须根受到创伤,将导致减产和卖相受损。“现在的情况,受损至少20%。按去年陶山甘蔗亩产值2.3万元计算,4000亩直接损失1600万元。”

    镇农办通过农民信箱、微信群把甘蔗、蔬果等的灾后防病自救措施传给农户:“建议广大蔗农及时排除积水,扶正倒伏植株并培土压实蔗根,及时追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他们让驻村干部、农技员把要点张贴在各村,希望尽早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虽说我们的甘蔗今年会减产,三个月后批量上市时,还是一样很甜的。”陈阿朋信心满满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要闻
   第00003版:财富榜·最新闻
   第00004版:云江潮
全国109所院校来瑞“送”人才
暴风雨中的瑞安力量
瑞安日报 财富榜·最新闻 00003 无标题 2019-8-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