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短板 精准攻坚
我市打好小城镇
环境综合整治冲刺战
本报讯(记者 苏梦璐 通讯员 柯威)今年,我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是桐浦镇通过省级验收考核,莘塍、汀田、东山、飞云、南滨、云周、上望、锦湖8个街道通过温州考核验收。
8月初,桐浦镇顺利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省考”,并获得“省级样板镇”称号。这一成绩的取得,为我市其余“迎考”街道带来“榜样力量”。当前验收时间紧迫,各“迎考”街道直面薄弱环节,结合专项工作,全力冲刺,迎接温州考核。
夜晚开车行驶在罗阳大道南段(陈虬路至滨江大道),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它的变化。2018年以来,东山街道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对该段路面进行新修、翻修, 经统一立面改造后,装上景观路灯,一改过去环境脏乱、路面破损严重、建筑立面形象不佳等问题,大大提升道路整体形象。
日前,东山街道组织城建、综合行政执法、国土、住建、电力等部门人员,兵分三组,拆除和清理拱瑞山路两侧和辖区多条河道沿岸存量违建,重点拆除屋顶蓝棚和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附属用房。
“我们利用空闲时间,清理了自家的院子,还买了不少花草装点扮靓。”东山街道上埠村村民朱女士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村里不少住户主动加入到装扮“美丽庭院”的行列,利用家里废弃的盆、瓦罐等容器,种些花花草草,既能美化自家庭院,还能为村庄增添绿意。
据悉,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东山街道以“三横两纵”(“三横”即罗阳大道、安阳路、拱瑞山路,“两纵”即陈虬路、瑞光大道)为重点,紧盯上埠、中埠、车头等行政村及飞云江农场部分区域,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整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通过补齐街道环境卫生、街道秩序、街道风貌三块短板,努力将东山打造成集历史文化、娱乐休闲、民俗商贸与一体的特色街区。
“总体上看,通过实施小城镇提升工程,我们看到更多特色越来越鲜明、面貌越来越新颖的小城镇,这无形中提高了乡镇的知名度、美誉度,扩大了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增强了城镇发展活力。”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镇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我市2019年计划达标的8个街道计划开工整治项目129个。截至7月底,已开工98个,其中已完工36个,开工率为75.97%;计划完成投资5.89亿元,已完成投资2.61亿元,投资完成率44.34%。这些整治项目工程重点围绕建筑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公共服务提升等内容,精心建设、彰显特色,将显著改善城镇人居环境。
为加快小城镇整治工作进度,市镇治办与各街道建立工作微信群,实时掌握整治工作进展;各街道每日通过上报照片,反映推进情况,不定时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存在问题,克服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并及时解决,向通过温州考核全力发起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