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吃月饼、摆家宴……
瑞安人的中秋节热闹兮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中秋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甚高。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其文化传承以及习俗也是十分丰富的。那么瑞安人在中秋都会做些什么呢?
赏 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每逢中秋,一轮圆月升起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上,摆出月饼、柚子、芋头、瓜子、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
民间有“十五月亮十六圆”一说,这是因为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时44分钟。在“望”时,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也最圆最亮。但由于月亮转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不同,大多在每年的农历十六日甚至十七日凌晨。
继赏月后,拍月亮也成了当天众多人喜欢做的事。外滩、瑞安广场、集云山等地,聚满了市民,大家早早找好赏月位置。装备大到设备齐全的摄影爱好者,小到手里随时可以举起的手机。这天的朋友圈被各种花式拍月亮刷了屏。
吃月饼
“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洗垢蹉;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这首温州童谣里出现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指的便是未到中秋,家家户户都会动手制作月饼,在外的亲人都会千方百计回家过节。而现在,鲜少有人会自己动手做月饼,一般都是直接购买。待中秋之夜,合家团聚,边吃月饼边赏月。
除了苏式、广式月饼外,瑞安特有的空心月饼也很受欢迎。据《瑞安市志》记载:古时瑞安,以粉面制作月饼,夜邀宾朋,陈月饼赏月,或依栏临江观潮赏月,欢乐、歌饮达旦。空心月饼是一种用独特工艺烤制出来的圆形中空的糕点,是瑞安的特产,吃起来又香又脆,以百年老店李大同号最为著名。瑞安人有将它作为互赠礼品的习惯。空心月饼既是传统的中秋糕点,也反映了瑞安人的风俗民情,是带有地方传统特色的饮食文化遗产。每逢中秋,回瑞的瑞籍华侨召开座谈会时,都会品尝空心月饼,以慰游子思亲之情。
摆家宴
中秋时节,硕果累累,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在这一天,餐桌上必定会琳琅满目,吃的都是时令菜肴。在瑞安人的中秋餐桌上,肯定少不了老鸭、芋头和粉干这三道吉祥讨彩的菜肴。
在干燥的秋季吃上肥美的老鸭,对身体颇有裨益,鲜美的鸭肉也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瑞安人还说,中秋吃老鸭,强身健体,对脚力有作用。但由于鸭肉过于肥腻,注意不要食用过多。鸭肉热量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食。同时,胆囊炎患者也不宜多食高脂肪、肥腻的鸭肉。
农历八月正好是芋头上市时节。小时候,每当一盆芋头一上饭桌,兄弟姐妹就你争我夺的一抢而空。每个人手上拿着一个鸡蛋大小的芋头,用手撕下薄薄的外皮,露出白嫩的芋肉,一口咬下,别提多满足了。芋头或蒸或炒都很美味,寓意年年有余,各有出头。
粉干的“粉”瑞安话谐音“分”,“干”谐音“官”。盼望孩子长大后事业有成,能分享官禄之福。具有瑞安特色的炒粉干里面有猪肉、豆芽、胡萝卜、香菇,配料丰富,营养均衡。炒粉干一般是作为第一道主食上桌,一上桌便被众人抢食,可见受欢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