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8版:有话说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事新办 文明乡风

    喜事新办 文明乡风

    ■薛建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这个美好的季节有个特点,就是年轻人结婚办喜事的特别多。今年这个十月,瑞安有个统计数字也挺喜庆。一年来,瑞安喜事新办500多例,节约操办费用超1亿元,极大减轻了群众的“甜蜜”负担。

    结婚是件人生大事,值得庆贺。摆几桌酒席,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让亲朋好友共同见证一对新人人生的重要时刻,分享他们的幸福,没有什么不好。但问题是,现在的婚宴已经背离为了喜庆热烈这个初衷,掺杂太多物化了的东西。曾几何时,婚事大操大办已成人们的共同负担。婚宴变味了,有些无良官员通过儿女婚宴大肆敛财,有些有钱人则通过婚宴斗富比阔,即使一些普通人也想通过婚宴红包弥补操办婚礼造成的亏空。一时间,邀请参加婚宴的请柬满天飞,特别在国庆、元旦前后,一个人或一户人家收到几张参加婚宴的请柬再正常不过了,有的人甚至一天赶几场。即使人不过去,但礼一定要的,否则,你同邀请对象的个人关系就没有了。只要礼到了,关系就不会变。如果礼重一点,关系还会加深。信息社会也方便了,人到不了,礼金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账。总之,这钱是要花的,不花后果很严重。你是下属,领导请你参加其孩子的婚宴,你得去,否则,有你的小鞋穿;你是搞企业的,行业管理部门的头头请你参加婚宴,你得去,否则,把你往死里卡……不少婚宴成了权力和金钱的游戏,成了腐败的温床,自然也败坏了社会风气。中央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后,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反腐力度的加大,全国各地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是本人还是子女办婚宴都作出了硬性规定,比如必须申报,限定桌数、人数、酒菜标准等等,对借机敛财,变相行贿受贿等婚宴上腐败现象起到了很大的遏制作用。

    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举办婚宴通过党纪条规等被立了规矩,管了起来。对一些非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农村,举办婚宴要不要管,怎么管实际上是存有争议的。有人说,他们花的是个人钱,不太会有权钱交易隐藏其中,爱怎么花怎么花是他们个人的事,花得越多,对市场贡献越大。这种论调是站不住脚的。该不该管,要看社会效果。不管,结果只能是铺张浪费、攀比之风的盛行,只能是人们抱怨之声的加重,与勤俭节约中华传统美德背道而驰,与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

    怎么管?这个管实际是引导,瑞安的做法是一种积极探索。这个做法就是建立农村家宴中心。对许多农村家庭来说,办喜事,更多的是苦恼事、烦心事,但人家办了,你不办不行;人家办得好,你不能比人家差,不能让别人笑话、看不起;人家办得好,我要比人家更好……这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农村婚宴也成了攀比平台,名利角逐平台。从许多人的内心来讲,是极不情愿,但置身于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也颇为无奈。去年9月,瑞安启动了移风易俗攻坚年行动,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婚事新办简办逐渐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酒席餐标不超3000元、随礼不超300元,拒绝奢华婚庆,不上高档酒水。有规定,也有可供选择的配套平台。去年,瑞安完成33个农村家宴中心建设。这些家宴中心已成为周边群众举办各类宴席的首选。到2020预计建成100家各类家宴中心。这是引导也是服务,社会效果良好,让一些要举办婚宴的家庭如释重负。少了攀比之风、铺张浪费之风的婚姻自是清风拂面。

    移风易俗,这个词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有点久违了,但我们千万不可丢了,这也是个优良传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5版:深一度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玉海楼
   第00008版:有话说
给磨破了“铁皮子”的“嘴皮子”点赞
轻轻关门显素质
喜事新办 文明乡风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8 喜事新办 文明乡风 2019-1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