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瑞安市终身教育发展成果丰硕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瑞安市终身教育发展成果丰硕

    ■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卓阳

    日前,国家教育部主管的网站“全民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先后发布公示,瑞安市名列全国“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成功组织单位”,我省9个县(市、区)入围;瑞安城市学院名列全国“2019年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榜单,我省仅8个院校入围。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瑞安,再次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在瑞安大地上,一个增强居民学习获得感、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已初见雏形、初显成效。

    “从个体的视角来看,终身教育是关于人的一生和全方位的教育,学习是一种贯穿终身的内在需要。”瑞安城市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出,终身教育的需求必将随着人的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加大投入完善终身教育设施,整合资源健全终身教育网络体系,搭建平台营造浓厚的全民终身学习氛围,全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先后创成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浙江省示范学习型城市等;锦湖街道获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街道,瑞安城市学院获评全国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省社区教育先进办学单位、温州市文明单位等,为打造“至美瑞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多种平台  营造终身学习浓厚氛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一句经典名言。同样,对于广大市民来说,给予他们一个平台,他们将会创造灿烂的人生,而瑞安城市学院,正是这样一个助力广大市民成功的终身学习大平台。

    从2013年开始,由瑞安城市学院牵头,我市每年隆重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已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优秀组织奖”、两年获评全国“成功组织奖”,活动辐射全市城乡各地,产生联动效应,我市的报纸、电视、广播和新媒体等都积极予以关注和宣传,在全市各地营造了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活动周期间,组委会安排终身学习成果展、汇报演出、各类公益讲座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开展“书香温州”读书月活动、“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等评选推荐活动,每年参与市民达万人以上。市民倪亮获评“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周国平和张鹤鸣获评“浙江百姓学习之星”,洪一初等3人获评“温州市百姓学习之星”,锦湖新居民学堂等项目获评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成为我市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典范。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终身教育工作,市政府成立终身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终身教育发展难题。2018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市创建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把推进终身教育开放互动发展作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市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提升各乡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水平。瑞安城市学院牵头制定出台《瑞安市社区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瑞安市老年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社区和老年教育发展。2016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社区(成人)教育专项经费900多万元;2016年市财政全额投资1.3亿元建设的瑞安城市学院新校区投入使用,开启了瑞安终身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纪元。

    近年来,我市还积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已建成文化礼堂272家,今年计划再建131家文化礼堂、6个文化家园;一批批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相继投入使用,开通全市性的“掌上图书馆”,“瑞安社区教育网”,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和公共文化设施等教育资源作用,为广大市民的终身学习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式服务。

    全民学习  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7月10日,我市首届农民大学生创业创新论坛在瑞安城市学院举行,10位优秀的瑞安电大在读和历届的农民大学生围绕“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主题发言。

    现场,大家畅所欲言。其中,王雨雪2014年就读瑞安城市学院(瑞安电大)园艺技术专业大专班,现任安阳街道进源社区党总支书记。在十几年的社区工作中,她积累了丰富的社区治理经验,通过电大学习还知道哪些苗木花草适合种植到自己的社区,既物美价廉又易养护。2010年以来,她先后荣获瑞安市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先进个人、市慈善义工先进个人、市优秀人大代表、温州市好河长等荣誉。现任高楼镇龙腾村党总支书记的陈茂丰,在瑞安电大就读期间刻苦学习,事迹突出,荣获“国家开放大学优秀农民大学生”称号,毕业后他以自己所学知识有力推动乡村振兴,获评浙江省首批农村社区工作领军人才等诸多荣誉。 像王雨雪、陈茂丰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目前,瑞安终身教育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2013年,市委市政府整合瑞安电大、社区学院和老年大学等办学资源组建了瑞安城市学院,下设8个社区教育中心。全市已建成58所社区学校,其中省示范社区学校1所、温州市示范学校7所、温州一级学校13所、温州二级学校16所,等级社区学校比例在温州各县(市)名列前茅。全市有24所省标准化成校,达到乡镇街全覆盖。全市有老年大学1所,老年电大分校1所,镇街老年学习苑21个,老年电大教学点368个,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基本完成。

    此外,我市社区教育专兼职队伍也初具规模。2014年,瑞安成立全省首个县市级社区教育协会,2015年,成立了温州地区首支社区教育讲师团,2016年,成立了瑞安市社区教育志愿者总队,形成了以专职教师为主力、讲师团和志愿者为补充的终身教育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成人教育专职教师29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74人,中级职称81人;兼职教师(志愿者)982人。现有全国城乡社区教育骨干教师2名,温州市社区教育指导专家3人,温州市社区教育导师工作室4个。

    整合资源  积极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近年来,市教育局全力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升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特色示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不断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做大“至美教育,学在瑞安”品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8年,浙江省高考第一名花落瑞安;今年高考普通文化类一段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中职学生高考上线率达96.50%,创历史新高。

    今年是瑞安电大建校40周年。40年来,该校共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2.1万多人,非学历教育培训15万人次以上,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此外,我市还多措并举提升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积极开展成人双证制教育。2019年全市双证制(高中)毕业990人,新招学员1450多人。9、10月,瑞安社区学院、锦湖社区学校、湖岭社区学校等众多学校的成人高中培训班陆续开班。如马屿社区学校本次成人高中招收162人,安排四个班级授课;此前该校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成人高中学历培训班,毕业185人。

    近年来,市级相关部门、各级社区学校、各类培训机构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等多种手段,组织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农村劳动力、专业技术人员等积极参与继续教育。2018年,全市共完成妇女电商、应急救护知识、母婴护理、职工技能提升等各类培训11万多人次。其中新型农民培训1.5万多人次,企业职工6.8万多人次,通过成教培训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人数5124人。我市报送的妇女电商培训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等成为浙江省优秀社区教育品牌项目。

    在老年教育方面,城市学院立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提升老年大学办学水平,辐射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办学,实现乡镇街道老年学习点覆盖。截至目前,市本级老年大学开设中文、声乐、戏曲等21个专业,共有83个班级,在读学员近3000人;全市老年人参与学习人口达3.69万人,占60岁人口以上比重31.7%。

    为了解决中小学生放学后家长接送难题和丰富青少年课后活动,2014年市政府将“中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列入“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并委托瑞安城市学院具体实施。截至今年6月,全市参与课后托管学校108所,参与学生8.6万人,参与率85%以上,中小学生课后托管服务这个社区教育品牌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力,《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等各级媒体均有报道。

    每年暑假期间,我市均开展以图书馆为主要阵地,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妇联等多个部门联合参与实施的“春泥计划”,为未成年人营造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外生活。自2011年起连续举办九届暑期快乐营,至今共有20余万人次未成年人参与活动,受到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市教育局和瑞安城市学院将在巩固学习型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深入实施终身教育开放互动工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机制体制、加大服务保障和队伍建设,提升终身教育服务水平,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教育,再创终身教育新辉煌,为“加快融合发展 打造至美瑞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最新闻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金周刊
   第00008版:金周刊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3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推进教育强市建设
2019-10-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