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有话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裁判”当得好

    这个“裁判”当得好

    ■林南斌

    代表建议办理怎么样?人大代表当“裁判”。日前,在我市2019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会上,10个部门“一把手”登台亮相,向与会的80余名人大代表汇报建议办理落实情况。代表们认真履职,客观公正地对10个被评议单位进行测评,整个过程不打招呼、不循私情。笔者认为,这个“裁判”当得好(详见本报10月22日头版报道)!

    提出议案、建议,历来是每年人代会的“重头戏”,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代表社会的诉求、反映人民的呼声、行使监督的权利,因此,必须要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

    建议办理结果如何,完成质量高不高,牵动每一个代表的心,更是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关切。从今年评议会上各个部门的“答卷”来看,大部分部门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是高度重视的。2019年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0个评议单位主办的代表建议有325件,均按时办结。如市教育局、水利局、住建局等单位尽管主办件多,涉及社会民生各个方面,群众关注度也高,但都是“一把手”牵头抓总、深入一线、主动对接,着力提高办理质量,得到代表们的点赞。

    建议办理结果是否满意,由人大代表当“裁判”,这是代表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这次测评内容包括“领导重视”“办理态度”“面商沟通”“答复质量”“落实情况”等方面,分为“好、较好、一般、差”四个档次,测评内容设置比较科学,测评等级划分也很直观,让人一目了然。

    从近几年测评情况看,代表对建议办理的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今年的满意率为97.5%,比去年提高1.5%。虽然满意率不是评判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尺”,建议办理工作评议也不是建议办理工作的终点,但是,这种“人大出卷、政府答卷、代表阅卷”的机制,却是检验工作作风、反映办事效率的“试金石”,也是推进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助推器”,必须要一以贯之继续深化。

    代表当“裁判”,不打人情分,这一点很重要。只有人大代表秉持客观公正原则,不为人情左右、不为面子所动,评议出来的结果才会有一定的“含金量”,才能真正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云江潮
   第00007版:家周刊
   第00008版:家周刊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责任人
公司强制要求员工发朋友圈
这个“裁判”当得好
瑞安日报 有话说 00005 这个“裁判”当得好 2019-10-24 2